藥物警戒
加拿大發布雙膦酸鹽導致頜骨壞死的風險因素
2016年11月25日,加拿大衛生部根據審核結果發布信息提示,使用雙膦酸鹽引起的頜骨壞死為已知風險,但在使用靜脈用雙膦酸鹽產品后頜骨壞死的風險更高,尤其是癌癥患者。
在加拿大,雙膦酸鹽是一種強化骨骼的藥物,用于治療各種骨骼相關疾病,包括骨骼強度削弱和脆性增加(骨質疏松癥);骨骼生長過大和薄弱(骨骼的Peget病);癌癥擴散至骨骼(骨轉移);癌癥引起血液中鈣水平升高(惡性腫瘤引起高鈣血癥);以及血細胞(漿細胞)癌(多發性骨髓瘤)。目前加拿大已經上市的雙膦酸鹽制劑包括阿侖膦酸鹽、利塞膦酸鹽、依替膦酸鹽的口服制劑,帕米膦酸鹽、唑來膦酸鹽的靜脈給藥制劑;以及氯膦酸二鈉的口服及靜脈給藥制劑。
加拿大衛生部因收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對唑來膦酸不良反應報告的審查結果后,啟動了對雙膦酸鹽用途和頜骨壞死已知風險潛在影響因素的安全性審查工作。頜骨壞死表現為頜骨強度逐漸削弱,直至骨細胞最終死亡。有許多因素會導致個體頜骨壞死的風險升高,例如放射治療、使用某些藥品、牙科狀況和操作,以及其他醫學狀況(例如糖尿病、紅細胞計數下降、免疫系統減弱)。評估資料顯示,加拿大衛生部收到125份使用雙膦酸鹽產品后頜骨壞死的加拿大報告。在癌癥患者中的頜骨壞死報告比較常見;文獻資料中發現使用雙膦酸鹽的頜骨壞死風險升高,與口服制劑相比,靜脈用藥制劑致頜骨壞死風險更高。劑量增加及療程延長也會增加頜骨壞死風險。評估中也考慮了引起頜骨壞死的其他風險因素,包括牙科狀況和操作,放射治療,醫學狀況,如正常紅血細胞減少(貧血)或凝血功能受損的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礙疾病)等。所有雙膦酸鹽的產品信息均包括頜骨骨質丟失風險的警告,但不同藥品之間風險描述的方式存在差異。根據評估結果,加拿大衛生部認為,與口服劑型相比,使用靜脈用雙膦酸鹽后頜骨壞死風險更高,尤其是癌癥患者。
加拿大衛生部將與生產廠家合作,更新雙膦酸鹽產品在加拿大的產品安全性信息:靜脈用制劑產品要求反映頜骨壞死的風險增加,包括如治療期間發生頜骨壞死,則需要停止雙膦酸鹽治療;口腔開放性傷口尚未愈合的患者應推遲使用雙膦酸鹽。所有制劑均應提及在頜骨壞死中發揮作用的其他影響因素。產品信息更新后,加拿大衛生部也將在《Health Product InfoWatch》中發出公告。
(加拿大衛生部網站)
本文摘自《藥物警戒快訊》2016年12月20第12期(總第1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