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
燒燙傷,急救手段早知道
日常生活中,燒燙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燒燙傷一般是指由于接觸火、開水、熱油等高熱物質而發生的一種急性皮膚損傷。在眾多原因所致的燒傷中,以熱力燒傷多見,占85-90%,如因熱水、熱湯、熱油、熱粥、爐火、電熨斗、蒸汽、爆竹、等造成的損傷。
一、燒傷的概念
首先要說明的是生活中常說的“燙傷”,在醫學上均被界定為“燒傷”。醫學上外部熱源引發的傷害,統稱為燒傷。這其中包括高溫、電流、放射線、化學物質等引起的創傷。
二、燒傷的臨床表現
皮膚一般是燒傷損害最嚴重的組織,但情況嚴重也可累及脂肪、肌肉、骨骼等組織。燒傷發生后,皮膚等組織受損,失去了抵御細菌等入侵的屏障,容易引發感染。另外,燒傷后,因血管中滲出的液體進入組織,還會導致燒傷部位的腫脹。
三、燒傷的深度和程度
四、燒傷的處理
回顧“燒傷”的概念,其是高溫高熱引起的組織損傷,故只要高溫高熱不解除,組織損傷就在繼續,由表及里、逐漸加重。臨床表現為:先皮膚泛紅,接著出現水泡,然后皮膚全層壞死,甚至傷至筋膜層、肌層。基于此,燒傷發生時,首要的措施即為:
降溫!降溫!降溫!
如果遇到燒燙傷事件,一定記住“沖、脫、泡、蓋、送”五字口訣,依照正確步驟處理傷口,避免處理不當造成進一步痛苦。
“沖”:燒燙傷后需要立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沖涼水。傷后立即用涼水沖洗至疼痛明顯緩解,讓引起燙傷的熱量被完全帶走,這是燙傷急救的最關鍵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余熱,盡可能減輕損傷。強調“立即”兩個字,即一旦燙傷,應該馬上用涼水沖洗,越快越好。沖的時間要足夠,沖至疼痛明顯緩解或至少30分鐘。切記不要冰敷,因為冰敷溫度太低,會導致創面下血管收縮,不利于恢復,甚至加重病情。
“脫”:清水沖洗后,為避免衣物摩擦加重皮膚損傷、疼痛,需要去除衣物。去除衣物時以剪開為宜,切勿直接脫!直接脫掉衣物會蹭破水泡、污染創面,加劇疼痛。
“泡”:泡在涼水中,常溫水就可以。如果時間長,水溫度升高就換一盆。泡半個小時比較合適,疼痛緩解了就可以到醫院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蓋”:有色制劑涂抹于創面,會影響醫生對燒傷創面的評估、診斷,耽誤治療。可用保鮮膜或者清潔的衣服或者毛巾等覆蓋傷口。
“送”:燒燙傷和別的疾病不太一樣,它是災難醫學,也叫戰傷醫學,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醫院都具備急救能力。如果您不知道哪些醫院有燒傷科,要就近送到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等大醫院。這些醫院緊急處理燒燙傷是沒有問題的。送到最近的醫院處理后,建議有條件的立即轉送專科醫院,尤其是重癥患者。
(急診專科小組:駱潔)
上一篇: 小傷口、大學問-消毒篇
下一篇: 燒燙傷的家庭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