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動態
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內科(系統)黨總支積極構建“臨床神經學科+X”新模式
為加強學科建設,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和技術融合,增進不同學科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大內科科技人才的成長,全面配合醫院高質量發展,院科技處、神經病學中心、神經外科學中心聯合內科(系統)黨總支于9月18日下午在住院三部七層房成功舉辦了“交叉融合?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此次會議也是對前段時間黨委書記岳小林一行到內科(系統)黨總支進行調研后具體任務落地的一次科研合作平臺的搭建,目的推動“臨床神經學科+X”學科交叉融合,促進學科共同發展。
首先,消化內科主任徐有青代表大內科歡迎并感謝相關領導和專家的蒞臨,強調了學科交叉融合在現代醫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鼓勵在場的內科科研工作者能夠積極交流,互學互研,共同提升內科科研水平的進步。
隨后,研討會進入了科研合作課題申報環節。來自大內科的科研骨干們紛紛上臺,介紹了他們擬申報的科研合作課題,并表達了與相關科室合作的意愿。
內分泌科主任徐劍首先介紹了擬申報課題“司美格魯肽對成人顱咽管瘤術后下丘腦肥胖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他提到,下丘腦肥胖是顱咽管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而司美格魯肽作為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在減肥方面顯示出良好效果。他們計劃邀請神經外科的桂松柏醫生合作,共同探索司美格魯肽在這一領域的應用。
呼吸科主任卜小寧則帶來了“呼吸康復對慢阻肺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研究”課題。她指出,慢阻肺患者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而呼吸康復可能有助于改善這一狀況。她擬邀請國家中心的荊京教授合作,共同開展相關研究。
消化內科醫生李鑫介紹了他們擬申報的“腸道菌群移植對帕金森病伴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療作用”課題。她提到,腸道菌群與帕金森病及便秘的發生密切相關,腸道菌群移植可能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他計劃邀請運動障礙性疾病科的柳竹醫生合作,共同推進這一研究。
此外,心內科、心外科、血液科、腎內科、風濕免疫科、綜合內科、感染科以及兒科的醫生們也分別介紹了他們擬申報的科研合作課題,并表達了與相關科室合作的意愿。這些課題涵蓋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多個方面,展現了天壇醫院科研工作者們對學科交叉融合的積極態度和創新精神。
在論壇的互動環節,申報科室相關人員和受邀請合作人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合作意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他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論壇,不僅拓寬了研究視野,還找到了潛在的合作伙伴,為后續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論壇最后,院長助理、神經病學中心副主任李子孝神經外科學中心的李子孝,院長助理、神經外科學中心副主任李德嶺和神經病學中心主任趙性泉分別作總結發言。他們表示,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推動大內科科研骨干在學科交叉融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大內科參會者也紛紛表示,他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加強與其他科室的合作,共同提升內科科學的科研能力,從而為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