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腦卒中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有些卒中患者白天總是想睡覺,夜間睡覺時總會打鼾,甚至憋氣,這其實不僅僅是“打鼾問題”,這是一種睡眠障礙疾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現已證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肥胖等全身性疾病密切相關。
有報道顯示,我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患病率高達11%,是全球受影響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臨床統計,有高達60%的腦卒中患者存在本疾病。病情持續發展會造成人體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等,是一種潛在致死性的疾病。
一、什么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腦卒中有什么關系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是一種睡眠障礙,指每晚睡眠過程中呼吸暫停反復發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5次/小時并伴有嗜睡等臨床癥狀。呼吸暫停是指睡眠過程中口鼻呼吸氣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氣是指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強度(幅度)較基礎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飽和度較基礎水平下降≥4%或微醒覺。OSAHS常伴有日間過度嗜睡或兩次及以上的窒息或喘息、間歇性血氧飽和度降低、頻繁覺醒、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障礙等癥狀的疾病
OSAHS通過外周化學感受器(頸動脈體、主動脈竇)刺激咽部導致呼吸肌舒張功能增強,引起交感神經激活、氧化應激反應,加重血管內皮功能損傷,進而導致血小板聚集、動脈粥樣硬化形成。OSAHS患者頻繁夜間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缺血性卒中的發生,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最重要的機制之一,也是缺血性腦卒中的首要發病原因。
OSAHS的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見下表):
二、OSAHS的危險因素都有哪些呢?
1. 年齡:4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2. 肥胖和超重:BMI≥30kg/m2的成年人,面臨風險更高;
3. 高血壓:高血壓與OSAHS存在雙向關聯,高血壓的患者更容易患上OSAHS,反之亦然;
4.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與OSAHS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OSAHS,而OSAHS也可以加重糖尿病癥狀;
5. 心腦血管疾病:OSAHS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腦卒中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呼吸暫停會導致低氧血癥和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6. 性別差異:男性更常見,但絕經后婦女也為高危人群;
7. 家族史:家族中有OSAHS,個體可能具有遺傳上的易感性。
三、OSAHS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有什么呢?
1. 高血壓病:OSAHS患者高血壓的發病率為45%,且降壓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
2. 冠心病:表現為各種類型心律失常、夜間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由于缺氧引起冠狀動脈內皮損傷,脂質在血管內膜沉積,以及紅細胞增多血粘度增加所致;
3. 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
4. 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5. 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6. 精神異常:如躁狂性精神病或抑郁癥;
7. 糖尿病。
四、OASHS是如何加重腦卒中疾病的呢?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OASHS是腦卒中高危因素,OASHS患者頻繁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事件導致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血管收縮、血液粘稠度增加,從而導致患者動脈血壓升高,長期存在高血壓狀態增加了腦卒中的風險;較長時間的呼吸暫停時間與嚴重的阻塞和持續缺氧狀態,引發了氧氣供應不足和血壓波動,破壞了腦血流動力學平衡,也增加了腦梗死和腦出血的風險。
五、卒中患者如何降低OASHS的發生呢?
1. 減肥:對于肥胖者,要積極減輕體重,加強運動,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的阻塞程度。建議減輕體重的5%-10%以上;
2. 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時間的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但是禁止在睡前服用鎮靜、安眠藥,以免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采取側臥位睡眠姿勢,尤其是以右側臥位為宜,避免在睡眠時舌、軟腭、懸雍垂松弛后墜,加重上氣道堵塞;
3. 避免情緒波動:若有情緒問題或心理壓力過大,可適當使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
4. 戒煙酒:避免煙酒嗜好,因為吸煙能引起呼吸道癥狀加重,飲酒加重打鼾、夜間呼吸紊亂及低氧血癥。尤其避免睡前飲酒;
5. 做好高危因素管理:遵醫囑按時服用降糖降壓藥物,重視日常血壓及血糖的監測,推薦食用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好血糖及血壓;
6. 必要時可遵醫囑佩戴呼吸機緩解夜間睡眠時缺氧狀態;
7. 嚴重者需進行手術治療。
(卒中小組 周雪姣、于美玲)
上一篇: 咽喉反流性疾病:隱匿的健康威脅
下一篇: 大腦“衛士”的“叛變”之腦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