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腳踏實地,深耕細作,打造“精益天壇” ——北京天壇醫院召開2025年高質量發展工作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2025年高質量發展工作會2月21日至22日召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各科室(所、中心)負責人、各黨(總)支部書記、各科護士長以及職工代表300余人參加大會。
大會邀請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姜悅、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張靜波等專家幫助醫院找準定位、開拓眼界,并與參會人員一起,圍繞醫院高質量發展和“十四五”規劃實施重點任務,聚焦醫療質量、科技創新與轉化、人才隊伍建設、運營管理、基礎運行、黨的建設等議題,共謀醫院發展策略。
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擁軍作醫院2024年工作報告。王擁軍從醫療服務、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教育教學、精細管理、黨建引領等6個方面,對醫院2024年工作進行總結。他表示,2024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市醫院管理中心的正確領導下,全院職工齊心努力,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王擁軍在報告中,對醫院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從“夯實醫療質量,打磨革新醫療服務鏈”“加強學科建設,深化科技創新與轉化”“優化人力資源規劃,構筑高水平人才雁陣”“提升運營效能,深挖醫院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對醫院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他要求,要秉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為宗旨”的理念,推動國際一流創新型研究型醫院的建設進程。
會上,姜悅、張靜波分別從專科能力建設、醫療服務、國考得分等,以及科技創新環境等角度,用“第三只眼”從宏觀的角度明確醫院當前的定位,對醫院未來發展重點進行分析。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以神經外科學科建設和發展為例,通過對公立醫院面臨的挑戰、神經系統疾病的現狀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創建網絡神經外科的構想,以及人才、平臺、研究、轉化等方面的建議。
為了加強互動,收集來自第一線的意見建議,大會特別設立了醫療服務、科技創新與轉化、教育教學、運營管理、基礎運行、黨建工作、工會工作等七個沙龍,由醫院分管領導與職能部門負責人、職工代表等面對面交流溝通,圍繞沙龍主題結合自身工作展開熱議,從不同維度、不同側面提出對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思考,沙龍討論內容由各負責部門在會上集中匯報。
會上,黨委書記岳小林、院長王擁軍分別與業務科室簽訂責任書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黨委副書記賈旺,常務副院長王伊龍,紀委書記任靜,副院長巢仰云、李凱,總會計師劉菊梅等院領導分別結合分管領域對2025年工作進行部署。
岳小林代表醫院黨委部署2025年全面工作。她從宏觀環境、公立醫院發展趨勢、社會發展階段特點、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現狀、AI等新技術帶來的沖擊、醫院內部形勢等維度,結合兩天會議討論情況,對醫院當前面臨的形勢進行分析,并“敲黑板”“劃重點”提出2025年工作要求。
岳小林要求,2025年,要加強干部和人才梯隊建設,進一步打造人才“蓄水池”,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加強對干部職工的關心關愛;要以王忠誠院士誕辰百年為契機,弘揚“忠誠”文化,加強宣傳工作服務臨床的力度,進一步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建設;要分層分類抓好黨員干部培訓,強化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夯實戰斗堡壘;要樹立大安全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推動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要通過推進學科發展、高質量臨床和基礎研究、深化為民服務、統籌國家醫學中心等各項建設等工作,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發展;要抓住歷史機遇,苦練內功,做好內部結構調整和內部質量提升,通過進一步推進精細化管理,打造精益的醫院和精致的醫院,讓患者笑容更多,職工心里更暖。
岳小林要求,全院干部職工要凝心聚力、腳踏實地、深耕細作,落實醫院黨委的部署和要求,擁抱科技,擁抱變革,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共同開創醫院發展新篇章。
上一篇: 手術臺上“過五關”
下一篇: 北京天壇醫院召開第七屆第二次職工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