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天壇科普】營養科醫生漫談冬天減重
冬天是減重黃金期?
冬天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的話,不會散發更多的熱量,所以對于“貓冬”的人來說,冬天不比夏天減重快!
體重超標是日積月累的,減重同樣需要時間,所以要提早準備。另外不要覺得冬天衣服厚可以遮擋體型,就可以隨意增加脂肪儲備,因為肥胖是病,會給身體帶來各種傷害。特別是臨近春節,“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魔咒”即將登場,對于肥胖合并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患者,更要做好節前體重管理,以保證血壓、血脂、血糖、尿酸的穩定,避免春節期間各項指標波動,從而導致心腦血管病、胰腺炎、痛風的發生和發作。
減重,重在行動,如果做不到“管住嘴”“動起來”,那么無論什么環境、什么季節,談減重都是空話;相反,只要肯努力,天天都是“黃金期”!
冬天各年齡段人群應該怎么保健?
首先人類冬天不需要像北極熊那樣儲存一身脂肪過冬!
現在食物極大豐富,尤其北方的冬天也不再是幾十年前的蘿卜、白菜、土豆老三樣,在冬天也可以吃到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各種雞鴨魚肉。我們要做的是從采購階段就考慮食物多樣化,然后合理搭配、均衡飲食。三餐要規律、按時吃飯,尤其是早餐,吃了早餐和不吃早餐餓著肚子出門,體感溫度是不同的。冬天容易胖的一個原因就是晚飯后不想動,覺得出門太冷,吃飽了窩在沙發里甚至是被窩里特別舒服,實際上飯后運動既能起到減脂增肌又能疏解一天的學習、工作壓力,還有助于睡眠。所以無論冬夏,都要管住嘴、邁開腿!管住吃進自己胃里的食物量,增加各種形式的活動。
冬天飲食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重?
減重需要每日能量負平衡,即能量攝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先說控制能量攝入,是需要減少每天總能量攝入,即每餐都要減量、吃個七八分飽甚至半飽。比如冬天大家喜歡來碗熱湯面,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面條的量,如果是用肉湯,一定要去掉浮油,可以多煮點菜增加飽腹感。還有涮火鍋也是冬天的最愛,首先要注意麻醬小料或者香油等蘸料的能量和鹽的攝入;其次是鍋底,盡量是清湯的,如果是肉湯,注意去油,盡量少用紅油鍋底,一定要吃這個口味的,也必須少放;然后涮肉時盡量是純瘦肉,而且不能過量,每人2兩肉,絕對不能超過半斤!其他肉丸、炸面筋等加工類食物中的油也是不能忽視的;主食面條、燒餅等也要控量,如果涮了土豆、紅薯、粉條等,就不要吃主食了。走在路上遇見烤紅薯的,忍不住買一個吃,那我們在正餐的時候就要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另外冬天大家更愛圍坐在一起,這時候各種零食也容易讓能量超標,比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等堅果,還有酸奶、水果、薯片等各種零食,都不能肆無忌憚地吃,一定要控制量,并且都要計算在全天總能量之中。
如何預防體重反彈?
現在也有很多人減重后出現體重反彈,甚至體重屢創新高的現象。成功減重后防止體重反彈的辦法是找到自己的能量平衡點。比如你的基礎代謝率是1400千卡/天,每天的工作量、活動量比較大,基礎代謝只占總能量消耗的60%,那么每日能量最大攝入量為2300千卡;如果每天的工作量、活動量比較小,基礎代謝就占到總能量消耗的80%,那么每日能量攝入不要超過1750千卡,否則體重就會反彈。
動起來吧,告別“光說不練”!
冬天鍛煉首先要做好熱身,避免運動損傷。冬天運動因地制宜,外面氣溫低,注意防寒保暖,手套、帽子必備,運動后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著涼,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很重要。老年人盡量在中午前后,氣溫升上來再出門。不適宜出門鍛煉的,在室內一樣可以完成運動,比如健身房、辦公室、家里。運動形式多樣,不要給自己找借口沒時間或者沒場地鍛煉。增加活動量不花錢就可以實現的,比如散步、快走、慢跑、跳操、走樓梯、深蹲、仰臥起坐、平板支撐、俯臥撐等,只要你離開床、沙發或椅子,動起來即可,別忘了把居住小區和公園里的各種健身器材利用起來。家里也可以準備一些舉啞鈴(礦泉水瓶)、拉力器等簡單的運動器材。
很多人會說我沒有時間運動,實際上在工作間隙、三餐后和睡前分別擠出10分鐘快走、做操等運動,這樣每天累計30-60分鐘的活動也是有效的。活動強度循序漸進加量,活動時長可以累加,關鍵是活動量達到增加能量消耗和避免肌肉減少的目的。
冬天運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走在外面搓搓手、跺跺腳、蹦蹦跳跳一會兒就不覺得冷了。
上一篇: 與我們攜手,“卒”進健康
下一篇: 流感季來臨,疫苗助力老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