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中國研究團隊證實一種自主創新溶栓藥物安全有效 推動更多溶栓藥物進入臨床
(文章)
(述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王擁軍教授團隊最新臨床研究證實,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特異性溶栓劑重組人尿激酶原對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有效。這項研究成果11月29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神經病學》(Lancet Neurology),這也是該團隊繼替奈普酶、瑞替普酶之后,又完成一種國產新型溶栓藥物的臨床評價工作,這就意味著目前可以有4種溶栓藥供臨床使用。
重組人尿激酶原是我國自主創新研發通過基因工程方法構建的特異性溶栓劑,已被批準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適應癥。該藥物具有靶向識別閉塞性血栓(導致血壓改變和缺氧的血栓)、幾乎不對止血性血栓產生作用的特點。
這項名為PROST-2的研究在中國61個研究中心納入1552例發病4.5小時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研究結果顯示,重組人尿激酶原與傳統溶栓藥阿替普酶相比,療效相當且治療90天內癥狀性顱內出血發生率更低。這項研究成果支持重組人尿激酶原可以作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療的可選藥物應用于臨床。
全球溶栓藥物短缺及溶栓藥物安全性等現實問題,使得臨床對多種溶栓藥物的需求日益凸顯。近年來王擁軍教授團隊針對國產新型溶栓藥物開展臨床研究,先后推動價格更低、使用更便捷的替奈普酶、瑞替普酶、重組人尿激酶原等多種國產藥物逐步進入臨床,緩解溶栓藥物短缺的現狀,進一步推廣再灌注治療的普及,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更多的救治機會和藥物選擇,推動“健康中國2030”計劃的落實。
(人群納排流程圖)
(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