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健康Party(趴體)——俯臥位通氣
“醫生,為什么我的家人要趴在床上啊?”
“這是在進行俯臥位通氣,它能更好促進氣體交換,使痰液排出”
在ICU里可以看到很多重癥患者往往是趴在床上的,他們為什么要采用這種奇怪的姿勢?這在醫學上稱為俯臥位通氣,通俗的講就是讓患者趴著呼吸。俯臥位通氣作為肺保護性方法之一,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其主要原理為促進肺擴張,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有效排出,最終改善憋氣的癥狀。下面讓我們共同了解下俯臥位通氣的相關小知識吧。
什么是俯臥位通氣呢?
俯臥位通氣也就是“趴著”治病,患者在“趴著”的狀態下呼吸,可以促進肺部血液重新分布,促進呼吸功能恢復及痰液排出,減少其他器官對心臟與肺的壓迫。
為什么俯臥位通氣有效?
這是因為仰臥位(平躺)時,靠近背部的一些肺組織會受壓。而當采取俯臥位(趴過來)時,血液聚集到前胸,受壓的肺就能夠得到緩解,更好地促進呼吸。
氣體更好交換,早趴早通暢哦~
俯臥位通氣的方式有哪些?
標準“趴著” 自由式“趴著”
抱胸式“趴著” 跪式“趴著”
如何“趴著”呼吸?
1.準備工作
準備足夠數量的枕頭(軟枕至少2個)、毛巾或者軟墊(可用毛毯折疊而成)。
2.枕頭擺放方法
第一個枕頭墊在胸部,第二個枕頭(或毛巾、浴巾卷)墊在前額,鼻處留出足夠空間,并調整至最舒服的“趴著”的姿勢。
3.根據需要吸氧
確保吸氧管不會受壓且吸氧面罩不會壓迫面部。
4.體位擺放
放置剩余枕頭到身體其他部位下面。膝蓋可彎曲,手臂支撐時應保持舒適,肘部角度應大于80°,可自行調整姿勢,或尋求他人幫助。
5.時長
一般建議維持俯臥位4小時后變換為仰臥位1~2小時,再改為俯臥位,每天可重復3~6次,建議每天總治療時長盡可能大于12小時,如無法適應可提前停止俯臥位通氣。神志清楚有自主行為意識者可根據個體情況,選擇“自由趴”。
俯臥位通氣注意事項:
※ 每2小時調整臥位姿勢,變換枕頭及手足位置,防止皮膚壓壞。
※ 循序漸進逐步延長“趴著”的時長,不耐受者可考慮暫停“趴著”。
※ 如有胃管、尿管等,避免管路受壓、扭曲、過度牽拉。
最后,這里有一個小口訣和大家分享:
俯臥盡早趴著好 肺部減壓很重要
時間夠 癥狀消 管路皮膚要關照
健康party你我他
(重癥專科小組:王彤 張曉霞 袁媛 苑立佩 )
上一篇: 走出抗癌治療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