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關于“肥胖”那些事兒(三) ----減重手術的前世今生
一、減重手術促進“代謝外科”發展
來自歐美國家的資料顯示,肥胖癥的預防和治療遠不是單純的醫學問題,涉及到文化傳統、飲食習慣、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工作環境、心理學等諸多因素。理論上講,肥胖癥治療包括飲食行為控制、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三大模式。有對比研究資料顯示,如果以維持5年的體重下降為指標,單靠所謂的“飲食運動”模式幾乎沒有效果,藥物減肥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唯一能維持長期體重下降的方法就是外科手術。
由從1953年美國明尼蘇達Richard L. Varco首次將空回腸旁路(人造短腸綜合癥)手術用于肥胖癥治療以來,肥胖的外科治療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其效果也已經受到外科醫生和廣大患者的認可。
隨著對肥胖癥和減重手術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減重手術在控制體重的同時,對其一系列與肥胖有關的并發癥,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多囊卵巢綜合癥等等均有顯著的改善。其中對2型糖尿病緩解和控制尤其受到關注,并因此促成了一系列新概念的誕生和“代謝外科”的發展。
二、減重手術方式的演變歷程
現代的減重手術始于上世紀50年代,早期術式眾多,主要分為單純限制攝入、單純限制吸收和既限制攝入又限制吸收三大類型。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后,現階段,袖狀胃切除術、胃旁路手術、膽胰分流手術等已成為主流的減重手術術式。其中以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開展最多。在這兩種術式中,袖狀胃切除的應用因其技術簡單、易于推廣、術后并發癥少逐步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單純性肥胖人群中,袖狀胃切除術正變得越來越流行。
隨著社會接受程度的升高,群眾對減重手術也逐漸開始認可,手術年開展量連年升高,據統計,2023年全年,美國共開展代謝手術28萬例,我國也超過了3.7萬例。
三、減重手術在中國
我國減重和代謝手術起步有20余年,早年主要以開腹手術為主要形式,開展甚少,而其迅猛發展則主要得益于近10年來國內腹腔鏡技術的成熟。目前國內99%的減重手術都是在腹腔鏡下完成,微創,術后患者恢復快。近3年,我國減重手術量都以每年近萬例的速度快速增加,其中80%左右為袖狀胃切除術。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年來減重外科醫生的大力推進和宣傳,公眾對肥胖癥危害性的認識及對手術減肥的認可越來越高。據最新統計,我國目前有800余家醫院開展了減重手術,幾乎遍及全國所有省份。
關于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
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是我國首批開展減重手術的科室之一,科室自2009年開始專注于肥胖及2型糖尿病手術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手術,手術開展十余年,完成手術700余例,最大BMI超過60 kg/m2,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和患者群體。團隊累計發表50余篇學術文章,舉辦會議及全國學習班十余次,具有較高的業內地位。目前我科減重手術已常規術后不保留胃管和氣管插管,5天內出院,未發生嚴重手術并發癥及不良事件,全部患者由手術醫師團隊親自隨訪并給予健康指導,保證長期手術效果。
2024年5月11日,北京天壇醫院將于門診大廳舉行多學科就肥胖癥開展義診活動,屆時我院普通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及心理科專家將就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藥物及手術治療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歡迎廣大病友現場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