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關于“肥胖”那些事兒(一)
一、何為肥胖癥?
肥胖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體內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和數量增加為特點,從而導致體脂占體重的百分比異常增高。
我國是肥胖大國,2020年《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6歲以下和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0.4%和19%;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和16.4%;而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已經超過50%。
二、常用的肥胖的評價指標
1.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按照我國標準,BMI大于或等于24時為超重;BMI大于或等于28時為肥胖。
2.腰圍:腰圍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標準腰圍計算方法為:男性身高(cm)÷2-11(cm);女性身高(cm)÷2-14(cm),得數±5%為正常范圍。監測腰圍對早期預防肥胖癥、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3.腰臀比: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腰臀比大于0.9的男性和腰臀比大于0.8的女性被認為是內臟脂肪過剩的高危人群。
三、肥胖的危害
肥胖危害眾多,與200多種慢性病相關,據《大中華減重與代謝手術數據庫2022年度報告》,在我國接受減重手術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發生率為25.6%,超過40%的患者合并血糖異常;92.5%的患者合并脂肪肝;61%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女性患者中21.9%存在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些數據在廣大肥胖人群中也具有代表性。
1、2型糖尿病:女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機會是體型正常女性的4倍,而這一風險在男性中同樣存在。7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的。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在體重減輕以后,病情會得以改善,糖分的代謝功能也會恢復正常。
2、高血脂、脂肪肝:幾乎全部肥胖患者都存在高血脂和脂肪肝,肥胖患者本身心臟病發生率就高于常人,而血脂升高極易導致動脈包塊,引發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事件;而長時間不控制的脂肪肝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硬化,引發肝惡性腫瘤。
3、高血壓、心臟病:體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壓,且血壓越難以控制,嚴重時可能出現腦出血等危重情況;同時由于心臟負荷大,此類人群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
4、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肥胖人群多由于舌后墜導致,表現為睡眠打鼾、呼吸暫停和白天嗜睡,會造成長期慢性缺氧狀態,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焦慮抑郁等問題。
5、多囊卵巢綜合征:為女性肥胖人群常見情況,表現為多毛、痤瘡、月經異常、脫發、不孕等,嚴重影響女性生育能力。
6、癌癥:有研究表明,肥胖和惡性腫瘤之間有著一定關系。肥胖女性患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機率會增加。肥胖男性患前列腺癌、結腸癌的機率也更高。
7、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肥胖人群由于體重大,日常生活中脊柱和下肢所受壓力也隨體重增加,更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四肢骨關節炎等情況,造成慢性疼痛,影響日常生活。
8、腦卒中等腦血管事件:肥胖人群因血脂升高,引發動脈斑塊導致腦血管事件的風險也隨之升高,據統計,肥胖者遭遇腦卒中的風險較一般人群高出40%,存在較高的致殘甚至致死風險,嚴重影響人群健康。
9、影響壽命:如上所述,肥胖有可能造成多臟器功能不全,如果長時間不控制體重和合并癥,任憑合并癥發展,極易出現危及生命的情況。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壽命比正常人群縮短5年左右,而對于存在肥胖合并癥的人群,其壽命則縮短8-10年。
關于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
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是我國首批開展減重手術的科室之一,科室自2009年開始專注于肥胖及2型糖尿病手術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手術,手術開展十余年,完成手術700余例,最大BMI超過60 kg/m2,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和患者群體。團隊累計發表50余篇學術文章,舉辦會議及全國學習班十余次,具有較高的業內地位。目前我科減重手術已常規術后不保留胃管和氣管插管,5天內出院,未發生嚴重手術并發癥及不良事件,全部患者由手術醫師團隊親自隨訪并給予健康指導,保證長期手術效果。
2024年5月11日,北京天壇醫院將于門診大廳舉行多學科就肥胖癥開展義診活動,屆時我院普通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及心理科專家將就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藥物及手術治療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歡迎廣大病友現場免費咨詢!
上一篇: 容易被忽視的頭暈——體位性低血壓
下一篇: 【天壇科普】春季養肝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