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化療毒副反應之---白細胞降低
一、什么是白細胞降低或中性粒細胞降低?
白細胞,又稱白血球,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肩負著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負責對抗外界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抗腫瘤功能。而其中被稱之為“實力干將”的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
如果腫瘤患者外周血白細胞絕對計數低于4.0*109/L時即為白細胞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ANC)低于2.0*109/L時,稱之為中性粒細胞降低。
二、為什么白細胞會降低?
人體的正常細胞從生長到衰老死亡是遵循一定的程序設定,但癌細胞不受這種程序設定程序控制,它們任意的快速分裂,增殖。化療的目的就是要殺死這些快速增殖的癌細胞。然而巧合的是骨髓細胞也是增殖分裂特別快的細胞,因此正常細胞中快速增殖分裂的細胞在抗癌治療中一并受到牽連。白細胞的主要成分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的生存時間只有6-8小時,很短,因此化療后白細胞最先出現降低。
三、化療后多久會出現白細胞降低?
化療藥物會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的降低。白細胞降低一般發生在化療后的7-14天,其水平變化呈“U”字形。低谷持續3天或者更長時間,21-24天恢復。
當然,不同藥物,同一患者隨著治療的深入,抑制期的長短也會有變化,因此推薦大家制作表格,記錄數據,慢慢總結自己的血項恢復規律。
四、白細胞降低會有哪些癥狀?
輕度白細胞降低患者不會出現特殊癥狀,多以原發癥狀為主;中度白細胞降低會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低熱、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癥狀;重度白細胞降低,由于機體防御能力下降,極易發生不同部位感染,常見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現高熱、黏膜壞死性潰瘍及嚴重敗血癥、膿毒血癥或感染性休克。
五、如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白細胞降低,應該怎么辦?
1.注意復查:建議化療后患者每3天復查血常規,同時也注意身體的一些“報警”信號:白細胞下降的時候患者容易乏力、食欲下降, 有時候還會伴隨腹瀉等癥狀,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會使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一旦感染,會出現畏寒、發熱等癥狀。白細胞低且合并有感染時,需在醫生指導下及時進行對癥處理。
2.遵醫囑使用升白藥物進行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注射藥物等。口服藥如小檗胺、氨肽素等。注射藥物:臨床上有短效和長效的升白細胞藥物。
3.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防呼吸道感染,做好個人衛生,保持口腔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通風,室溫、濕度適宜。化療期間減少探視,外出戴口罩,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感染征象如發熱,疼痛,咳嗽及口腔、腋下、肛門、會陰部有無感染病灶。
4.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未蒸熟的食物以及未洗干凈的水果和蔬菜,同時加強營養,葷素搭配、食材多樣化,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食品,為白細胞恢復至正常提供物質基礎。
最后在化療期間,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及時和醫生反饋不良反應,家人要給予足夠的關切和支持,和醫護共同幫助患者度過化療不良反應周期。
(腫瘤專科小組 趙健)
上一篇: 住院患者鬧,譫妄知多少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防治感染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