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強降雨后,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北京自7月29日開始連續強降雨,西部、西南部、南部迎來特大暴雨。正值盛夏,本就是各種腸道疾病高發季節,強降水后更易引起腸道傳染病流行,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強降水可能造成垃圾站、廁所、化糞池等衛生設施被淹,含有病原體的污水大量外溢,環境和生活飲用水源有被污染的風險;同時蚊蟲滋生增加、鼠患出現可能,正常的生活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水災過后極易出現各類傳染病的流行,尤其是腸道傳染病的不同程度的暴發。腸道傳染病發病時多有腹瀉、惡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癥狀,部分伴有發熱、頭痛、肢體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要警惕洪災后腸道傳染病流行(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加強蟲媒傳染病防控(鼠疫、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等)、食物中毒及水災相關皮膚病等預防。
預防腸道傳染病,需要把住這幾道“關”:
把住“病從口入”關
俗話說“病從口入”,對于腸道傳染病來說,更是如此。強降水可能導致群眾家中、院落進水,此時需要特別注意,被淹過的食物容易被水中微生物污染導致變質,食用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種食物千萬不要食用。
同時,強降水后空氣潮濕悶熱,食物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腐敗變質,使用后容易引起腸道疾病。所以常溫下存放時間較長的飯菜、出現霉變的糧食,以及在冰箱中儲存時間在3天以上的食物不要食用,短時間冷藏后的剩飯剩菜使用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降水過后,蘑菇、野菜等可能“瘋狂生長”,憑經驗和肉眼很難百分之百區分蘑菇野菜的品種,一旦食用有毒品種,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同時,強降水可能導致一些畜禽類、魚類死亡,這些死亡的動物可能已被治病微生物污染產生腐敗變質,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千萬不要食用。
此外,為了防止腸道傳染病發生,應盡量不要生食瓜果、不要喝生水,特別是發生內澇、大面積積水等的地方,防止被污染的水源和瓜果等引發疾病。
把住消毒關
強降水后,市民一定要搞好環境衛生,對于被水泡過的餐具等物品,以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環境進行徹底清污,并嚴格進行消毒處理,對于耐高溫的物品,可以通過沸水蒸煮15分鐘以上的辦法進行消毒。
同時,要做好防蚊、防蠅、防鼠,食物要進行密封存儲,不要的食物殘渣等要及時丟棄。
受災區域的單位,尤其是臨時安置點、醫院、學校等人群聚集處,尤需做好腸道傳染病的宣傳及防控工作。
把住個人關
要做好個人衛生,特別是手衛生,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最好使用肥皂、洗手液,用流動水清洗雙手。
市民要增加自身抵抗力,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加強營養,合理膳食,增加機體免疫力。一旦出現腹瀉、惡心、嘔吐、腹痛、發熱、頭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上一篇: 科學減重,避免“入坑”
下一篇: 夏養三伏,這份三伏天養生指南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