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識
這種危險的“心動”,可能導致中風!
6月5日上午,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聯合疾病預防控制處舉辦主題為“治療房顫、遠離卒中”義診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房顫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減少卒中的發生。
活動當天,近百名患者來到現場,來自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的田穎、馬巖、位少彬等多位專家為房顫患者及家屬答疑解惑。
房顫患者發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幾率為正常人的5~17倍。房顫時,由于心房喪失了正常的收縮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內淤滯,從而形成血栓。如血栓脫落,可隨血液流動至全身,其中90%可能導致腦栓塞,發生中風、偏癱。大約35%的房顫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腦卒中。我院就診的神經內、外科患者中,有很多是因房顫導致卒中,此次義診活動亦能夠體現了我院心腦同治的學科優勢,讓患者的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一站式完成。
為加強對房顫及其危害的宣傳教育,現場還發放了大量的關于“什么是房顫”“如何預防卒中”“房顫導管消融是怎么做的”等宣傳資料,以提高廣大民眾對房顫疾病的認知和了解。
高血壓是房顫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此次義診活動還特別設置了血壓測量服務,由專業護理人員韓麗軍、謝文婷、陳曄等為參與者免費測量血壓,提供健康科普講解,讓更多人了解房顫及相關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和管理,從而更好地預防房顫病情惡化,保障身體健康。
房顫:像懷里揣了只小兔子
正常人的心跳是由心臟的“司令部”竇房結來控制的,竇房結發出跳動的沖動,心臟收到信號后進行收縮、射血。
而房顫時,竇房結停止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心房內許多亂跳的病灶,原本規律的心律變得混亂,成為一個顫動的波,而病人的感覺就是,心臟亂跳,像揣了個小兔子一樣。
此時摸一下脈搏,你會發現,原本非常勻齊的心跳,變得跳幾下停幾下、快慢不等、強弱不等,完全無規律可言。
測量此時的心跳,你會發現心跳頻率在每分鐘百次以上,有人甚至達到一百五六十次/分鐘。
危害:易致腦梗!
目前,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造成腦卒中。
在心臟的結構中,有一個叫左心耳的部位,它就像一個“死胡同”,正常情況下依靠心臟的收縮功能,它才能將血液排出,就像那句古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而在房顫時,患者的心房不是正常的跳動、收縮,而是在不停抖動,左心耳內的血液出不來,就會瘀滯在里面,形成血栓。
血栓易脫落,脫落后容易經主動脈進入腦部,阻塞腦血管,從而引發腦梗,也就是腦卒中。
不僅是腦,血栓也容易堵在全身各處,如上肢/下肢動脈栓塞,也可能栓在脾動脈、腎動脈上、腸系膜動脈上,都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
這些人尤其要注意
房顫更容易在老年人中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也會逐漸地老化、纖維化,更容易引起房顫。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也是房顫的高發人群,但此類患者首要的任務不是去治療房顫,而是治療甲亢,把原發病控制好,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自行恢復正常竇性心律。
除卻年齡和甲亢,肥胖超重、打呼嚕、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某些藥物、情緒、缺乏運動等也是房顫的致病因素,都會一定程度增加房顫的風險。
為了避免嚴重的并發癥,不錯過更好的治療時機,抓住康復希望,盡早預防和干預房顫尤其重要。
6月6日是全國房顫日,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對房顫的認識,關注房顫、預防卒中,共同為控制房顫所帶來的健康風險而努力。
上一篇: 糖友們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