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中國青年報】
2018-3-22 職業耗竭年輕化 規律運動“療效”最好
職業耗竭年輕化 規律運動“療效”最好
“由于個體的價值、尊嚴、精神和希望的衰退而對靈魂造成的一種腐蝕”,美國圣地亞哥大學曾創立了耗竭診斷量表,并對耗竭進行了定義。3月17日,在北京睡眠高峰會議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春雪教授作了關于《職業耗竭與睡眠》的發言。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在當天眾多權威專家的發言中,王春雪在現場引起的共鳴最多,她每翻一張PPT,幾乎就有一半觀眾探身用手機拍照。
王春雪說,職業耗竭是不是一種疾病,醫學界還有爭議,但是她認為,只要給身體帶來了不適應、影響了生活質量,就應該引起關注。王春雪認為職業耗竭是“由于各種各樣的持續應激源,尤其是工作中的人際應激源所導致的”。
職業耗竭表現為:身體疲勞、疼痛、消化系統癥狀和體重變化,睡眠問題突出;心理方面表現為低自尊、挫敗感,認知功能減退;社交回避,家庭關系受損,工作質量下降,頻繁更換工作或辭職。一項納入5575例受試者的研究顯示,耗竭評分和抑郁嚴重程度呈顯著相關性,且耗竭各個維度癥狀均與抑郁癥呈顯著正相關。
王春雪表示,盡管職業耗竭在癥狀上表現和抑郁癥非常相似,但嚴格來講,職業耗竭與抑郁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職業耗竭的癥狀與工作應激高度相關,脫離了高壓力環境后,癥狀可以明顯改善和緩解;而抑郁癥與工作環境壓力同樣關系密切,但脫離這一環境時,心境低落、興趣缺乏、感受不到快樂和無法解釋的疲勞感等抑郁癥的核心癥狀會持續存在。需要強調的是,長期耗竭的狀態得不到改善,容易導致抑郁癥發生。
王春雪指出,持續慢性壓力會導致大腦退化,會對參與學習和記憶活動的邊緣系統產生破壞性影響,同時減少大腦的神經元,“所以太累了,真的會變傻”。
值得注意的是,醫生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現職業耗竭。一項對全國10個省(區、市)、1537例醫生的調查顯示,所處醫院級別越高,醫生的職業耗竭越嚴重,其中三級醫院耗竭程度較重的醫生比一級醫院多12.8%。
王春雪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逐漸加快,職業耗竭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現在的年輕人從小學業壓力就較大,睡眠時間不足,長期處在一個透支的狀態,長大后就容易出現耗竭。”
對于耗竭而言,治療的重點是預防。在王春雪看來,因為耗竭的原因是多元的,因此防治手段也包括轉變思維、睡個好覺、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適度社交5個方面。
這5個治療手段,王春雪認為規律運動是見效最快、最為通用的一種手段,這是因為運動可以改善睡眠,繼而恢復前額葉皮層功能,這也是運動可以改善認知功能的原因所在,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均可以從運動中獲益。
在所有運動中,王春雪首先推薦網球,“每周3個小時的中等網球運動,可以降低全因死亡(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50%。和其他運動相比,網球可以顯著提高心理彈性、降低抑郁焦慮發生比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實習生 李嫣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3月2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