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張力偉教授當選世界顱底外科協會執委
以“面向未來,協同創新”為主題的第7屆世界顱底外科大會日前在日本大阪隆重召開,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口腔頜面外科、整形科以及放射治療領域的專家學者700余人參會。在此次會議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張力偉教授當選世界顱底外科協會執委。據悉,該協會執委在全世界僅有10位,亞洲僅有日本、韓國和中國各占一席位,張力偉教授的當選,將有利于未來中國更好地參與國際顱底外科組織的工作,推動和促進中國顱底外科與世界的交流與發展。
據了解,世界顱底外科協會在國際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次大會中國作了充分準備,來自于“中國顱底外科多學科協作組”中諸多國內知名的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領軍人物如張俊廷、吳皓、毛穎、周兵、鐘平、夏寅、鮑圣德、吳震、趙衛國教授等參會并積極參與大會學術交流。
作為中國顱底外科多學科協作組組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顱底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的張力偉教授在大會安排的顱底外科大師論壇上做了題為《中國顱底外科的歷史與現狀》的大會報告,他以珍貴的照片和詳實的數據,回顧了我國顱底外科的發展歷史,并介紹了中國顱底外科發展的現狀和學科交叉治療顱底腫瘤的手術經驗以及在相關領域取得的成就,較好地展示了我國顱底外科的整體實力,得到了與會同行的高度認可和積極反應,加深了各國顱底外科專家對中國的顱底外科的了解。
會議期間,中國顱底外科醫生積極參與討論,廣泛交流,內容涵蓋了顱底外科的基礎研究、病理、手術、多學科合作等各個領域,對脊索瘤、巖斜腦膜瘤、聽神經瘤、枕大孔區腫瘤、頸靜脈孔區腫瘤、垂體瘤、腦干腫瘤等重點病變,對內鏡、顱底重建、機器人等新技術運用,以及適應癥研究、手術入路選擇、預后評價等策略性問題以及復雜顱底腫瘤的入路選擇、手術時機選擇、內鏡與開顱手術的優劣比較、單次手術與分期手術的選擇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
同時在本次大會上,張力偉教授代表中國向組委會成功申請并取得2017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第11屆世界“腦膜瘤及腦靜脈系統”大會申辦權,充分表明了我國在世界顱腦腫瘤領域的地位和不斷提升的影響力。
世界顱底外科協會成立于1992年,每4年舉辦一屆會議,本屆會議是首次在亞洲舉辦。(宣傳中心 匡遠深 神經外科 薛湛)
上一篇: 中國卒中學會急救醫學分會成立
下一篇: 孕酮治療能促進損傷的臂叢神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