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肺之“戀”—呼吸訓練
我們生下來就會呼吸,為什么還要做呼吸功能訓練呢?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1. 了解一下呼吸和呼吸訓練的定義
呼吸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很多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都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影響。呼吸訓練是保證呼吸道通暢、提高呼吸功能、促進痰液排出、改善肺和支氣管組織血液循環、提高氣體交換效率的訓練方法,通過呼吸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和緩解呼吸困難。
2.熟悉呼吸訓練的目的
提高胸廓和肺組織的順應性
改善肺通氣和肺換氣,促進氧氣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提高呼吸肌功能,促進痰液的排出
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換氣,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3.掌握呼吸訓練的方法
(1)腹式呼吸 患者取立位,體弱者也可取坐位或仰臥位,一手放腹部,胸部不動。用鼻緩慢吸氣時,膈肌松弛,盡力將腹部隆起,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覺;用口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要點: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盡量用鼻吸氣,用口呼氣;每日訓練3-4次,每次重復8-10個循環;根據自身情況,循序漸進。
(2)縮唇呼吸 患者從鼻孔吸入空氣,嘴唇緊閉,撅起嘴唇,慢慢呼氣如同吹口哨。
要點:呼氣時縮唇大小程度由病人自行選擇調整,呼氣力度在呼出氣流能使距口唇15-20cm處的蠟燭火焰傾斜而不熄滅;吸與呼的時間比例為1:2或1:3,每次10-20 min,每日2-4次,每次吸氣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氣片刻再行縮唇呼吸。
(3)主動呼吸循環技術(包括三個基本動作)
① 呼吸控制:肩頸放松,經鼻吸氣,呼吸力度跟平時一樣 (正常潮氣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可以減少呼吸做功,是排痰技術中的“休息部分”。
② 胸廓擴張:肩頸放松,雙手放于下腹部,緩慢深吸氣,吸氣末屏氣3秒,然后放松呼吸。擴胸運動可以松動痰液,從而促進痰液排出。
③ 用力呼氣(哈氣):坐位,保持嘴和聲門開放,用力呼吸,發出“哈”的聲音。用力哈氣可以有效增加呼氣流速,清除分泌物。
(4)全身呼吸操
患者取端坐位
① 吸氣抬頭,呼氣回位,吸氣右轉,呼氣回位。
② 提肩胛,吸氣上提肩胛,呼氣回位。
③ 肩胛內、外旋,吸氣肩胛向外旋,呼氣回位。
④ 腹式呼吸,吸氣腹部隆起,呼氣反之。
⑤ 吸氣身體向右側,呼氣回位,反之。
⑥ 吸氣抬左腿,右腿為點;左右腿交替。
⑦ 吸氣抬左腿伸直,呼氣回位;交替。
⑧ 吸氣腳跟著地,勾腳背30°,呼氣回位;左右交替。
通過呼吸訓練可以激活呼吸肌群,增加呼吸肌的耐力及各呼吸肌之間的協調性,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不但可以改善機體在康復訓練中的血氧飽和度,規避肌肉組織缺氧狀態,還可以促使患者的精力、耐力、思維等各方面功能得到相應提升。
康復專科小組 崔曉 竇麗媛
上一篇: 【天壇科普】秋季養生的誤區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