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介入栓塞技術首次應用于乳腺癌治療 北京天壇醫院多學科合作成功救治巨大腫瘤乳腺癌患者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乳腺、血管外科等多學科合作,綜合運用介入栓塞、外科切除等技術,成功為一名腫瘤達20厘米的乳腺癌患者完整切除病灶。據悉,這也是北京天壇醫院首次將介入技術應用于乳腺癌的治療。
患者范女士大概2年前無意發現,自己左側乳房有一個腫物。由于家庭原因,她一直沒有到醫院檢查,而這個腫物卻在不斷變大,2年的時間竟然已經長到20厘米左右,乳房嚴重腫脹、僵硬,皮膚破潰,范女士難忍痛苦,這才來到北京天壇醫院普外科乳腺專業組就診。
“患者第一次來就診的時候大約是2023年夏天,當時腫瘤已經同時侵犯表皮和胸壁組織,并轉移到同側腋窩的淋巴結,最終確診為局部晚期乳腺癌。”乳腺專業組組長王文彥介紹,根據范女士的病情,醫生立即為她安排化療治療方案。
治療初期,范女士的病情有所緩解,但很快就出現較為嚴重的化療藥物副反應,而且出現耐藥的情況。為了盡可能“征服”這個巨大的腫瘤,乳腺專業組與血管外科成立疑難病例討論小組,共同探討范女士的治療方案。
結合影像學檢查和范女士的實際情況,小組一致認為應選擇手術切除。但患者處于中度貧血、電解質紊亂、血小板減少狀態,而切除這么大的腫瘤,術中出血量很可能較多,經過反復討論,專家們決定,先用介入栓塞技術減少腫瘤血運,創造機會進行腫瘤切除。
3月13日,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汪巖和主治醫師劉新農為范女士實施“DSA下乳腺癌供血血管造影+栓塞術”,導管技術配合下超選進入并栓塞了胸廓內動脈肋間穿支、胸肩峰動脈分支等多條滋養腫瘤的血管,降低腫瘤切除手術出血風險。
此時,又一個難題出現在醫生們面前。由于范女士的腫瘤侵犯范圍很大,手術切除腫瘤的同時,也將切除掉很大的皮膚組織,無法覆蓋腫瘤切除后形成的傷口。醫療團隊結合范女士在多周期化療后身體的耐受情況和手術風險,經過反復討論,確定“乳腺癌根治術+腹部游離皮瓣植皮術”的方案,在切除腫瘤的同時,切除受累的大面積皮膚,同時在不影響腹壁功能的基礎上,從患者腹部真皮層下銳性游離適合大小的皮片,移植到胸部切口缺損處。
3月15日,乳腺組醫療團隊為范女士進行手術,按照計劃,完整地切除了巨大的腫瘤,并成功完成游離皮瓣和植皮。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范女士移植的皮瓣完全成活,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介入栓塞技術應用于乳腺癌患者手術目前并不常見,通過范女士的例子我們發現,這種方式對于巨大腫瘤來說,能夠降低出血風險,增加手術的安全性,這也為我們以后治療類似患者積累了經驗。”王文彥說,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雖然整體預后較好,但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預后較差,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或不適,應及時就醫,防止延誤救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