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全民關注痛風日 帶您了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甚至是主力軍,所以古代的“帝王病”——痛風出現在了廣大百姓身上。
今年4月20日是第7個全民關注痛風日,借今年痛風日的到來,北京天壇醫院營養科專家和大家聊聊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相關問題,為您答疑解惑、助您盡早告別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為什么會出現高尿酸血癥?
人體尿酸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尿酸是體內核酸不斷更新分解而來,而核酸存在于身體每個細胞,體重增加會導致尿酸生成增加。外源性尿酸是食物中的嘌呤分解而來,尤其高嘌呤食物。
很多人說內源性尿酸占80%,外源性尿酸占20%,所以高尿酸和飲食關系不大。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內源性尿酸是相對恒定的,除非體重迅速增加;而外源性即食物來源的嘌呤是個變量,頻繁、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就會造成尿酸生成過多。
人體尿酸主要經腎臟從尿里排出,高嘌呤食物吃多了或者體重迅速增加導致尿酸生成過多,超過了腎臟的排泄能力,也就是腎臟排泄不過來了,就會出現高尿酸血癥。好比讓您24小時完成36小時甚至48小時的工作,也是忙不過來的。
再次強調,大部分高尿酸、痛風患者都不是腎出現問題了,而是高嘌呤食物攝入過量所致。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什么關系?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對高尿酸血癥重新進行了定義,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大于420umol/L,稱之為高尿酸血癥。有一點要注意,因為不同醫療機構檢測方法不同,會出現血尿酸正常值范圍不一樣。
血里尿酸水平升高,會以尿酸鹽結晶形式在身體各個關節沉積,沉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痛風關節炎發作。痛風的誘發因素包括暴飲暴食、著涼、勞累、劇烈運動、熬夜、喝水少、大量吃水果喝果汁等。
血液里尿酸水平升高就是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患者出現了關節腫痛等癥狀,就可診斷為痛風,所以痛風一定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尿酸多高才會得痛風因人而異,有血尿酸四五百就痛風發作的,有血尿酸七八百還沒有癥狀的。但血尿酸一直維持在高水平或者正常值上限,患痛風的風險就會增加,不要心存僥幸。
大吃大喝導致高尿酸血癥、痛風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中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高達13.3%,痛風的患病率為1.1%。
只有大腳趾關節疼痛才是痛風嗎?
不是只有大腳趾疼痛才是痛風的典型癥狀,事實上全身關節都可以發生痛風,包括各個腳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甚至耳朵上都會有痛風石。有些高尿酸血癥患者沒有關節痛癥狀,但是會有腎臟結晶、甚至是腎結石,也要引起注意。
什么人容易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不再是以老年男性為主,《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顯示我國有約1.77億高尿酸血癥患者,其中近60%為18-35歲的年輕人。女性大魚大肉吃多了也一樣會得高尿酸血癥、痛風;七、八歲的孩子三餐只愛吃肉,也會有高尿酸、高血脂的問題;一些健身人士,雞胸肉、瘦牛肉攝入超標,也會引發高尿酸血癥甚至痛風。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如何治療?
大部分高尿酸血癥、痛風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低嘌呤飲食、多喝水、減重,必要時加用藥物,即可治愈。
低嘌呤飲食、多喝水是高尿酸血癥、痛風的基礎治療,這是和藥物同等重要的治療方法。這里強調高嘌呤食物不僅限于海鮮、內臟,各種雞鴨魚肉、豬牛羊肉吃過量了,都會引起尿酸生成過多。所以低嘌呤飲食的蛋白質來源主要是乳類和蛋類,尤其是脫脂牛奶和蛋清,因為各種肉類和豆制品相對于乳類、蛋類來說,嘌呤含量都是高的。低嘌呤飲食一般需要堅持1-3個月,具體時間長短取決于血尿酸水平和痛風病史長短。因為尿酸主要從尿里排泄,多喝水、保證一定的尿量,以促進尿酸排泄。觀察尿液顏色也是判斷喝水多少的一個標準,排除藥物、飲食的影響,顏色越淺越好。
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首先要休息、多喝水、低嘌呤飲食。止痛一般給予非甾體抗炎藥,常見有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另一種急性期常用的藥物是秋水仙堿,但其副作用較大,出現腹瀉癥狀要停藥。有的患者說我痛風關節炎發作時,醫生給輸了幾天頭孢,這是一個誤區。頭孢是抗生素,針對細菌感染的炎癥才有效。而痛風關節炎不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所以輸頭孢無效。
很多痛風患者經常是不疼就不治了,這又是一個誤區。因為腫痛癥狀緩解了,但根本問題沒解決,因為尿酸鹽結晶仍存在于關節里,所以還需要降尿酸治療。
降尿酸治療藥物有兩類,一類是抑制尿酸生成的,包括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常用苯溴馬隆。
痛風患者化驗血尿酸的同時要化驗尿常規,會發現尿酸堿度(PH值)大多小于6,需要服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避免腎臟形成尿酸鹽結晶、結石。
再次強調,低嘌呤飲食是減少外源性嘌呤攝入、減重是減少尿酸生成、多喝水是促進尿酸排泄,都是在降尿酸治療。
降尿酸藥能不能停?
有些患者不想吃藥治療,誤認為吃上藥就不能停,或者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實際上只要飲食控制加上藥物治療使尿酸降至正常水平,關節里也沒有了尿酸鹽結晶,在高尿酸、痛風問題上,就是個正常人了,也就是說痛風是可以治愈的。
當尿酸水平穩定控制在300-360umol/L以下時,可以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正常飲食是一餐可以吃2、3兩肉類、水產品等。之后只要不再過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就沒有高尿酸、痛風的風險了,或者說改變生活方式即可預防高尿酸血癥、痛風的發生,更不必終身服藥!
所以痛風患者能否停藥,決定于其生活方式能否徹底改變。
最后強調: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高尿酸、痛風可防可治,不要把它拖成一輩子的病。
上一篇: 兒童異物窒息急救
下一篇: 帕金森病科學管理鎖定3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