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動一動,讓盆底肌恢復吧
1.什么是盆底肌及其功能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盆底肌肉分3層,上層包括肛提肌和尾骨肌,中層為肛管縱行肌,下層會陰深淺橫肌、球海綿體肌及坐骨海綿體肌。盆底肌肉群與筋膜、韌帶及其神經構成了復雜的盆底支持系統,猶如一張“吊網”,防止盆腔器官脫垂,對維持正常的控尿排便起著重要作用。
2.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FPFD)是指因損傷、衰老等病因造成盆底組織結構發生病理改變,最終導致相應器官功能障礙的系列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糞失禁及盆腔疼痛等,極大地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質量。
3.妊娠、分娩與女性盆底功能障礙
妊娠期,由于重力和激素的作用,盆底肌會變得松弛;分娩時,隨著胎兒娩出,機械性牽拉不可避免地造成盆底肌肉、神經、筋膜的不同程度損傷。產后42天開始到產后3個月是盆底組織及肌肉康復的關鍵時期,故對產后女性盆底肌肉進行長期、動態、連續的觀察,幫助其進行盡快恢復是必要的。
4.盆底功能鍛煉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適應癥:
⑴ 為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產后婦女的常規盆底康復,特別是妊娠
及分娩過程對盆底組織有明顯損傷的產婦。
⑵ 妊娠期及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的有關癥狀,如尿失禁等。
⑶ 產后存在生殖道脫垂、膨出等臨床癥狀,如陰道膨出、子宮脫垂等。
⑷ 產后出現如慢性疼痛等與盆底功能相關異常,如腹痛、腰背痛等。
禁忌癥:
⑴ 產后惡露未凈或月經期:禁止使用陰道內的器械進行相關康復治療。
⑵ 產婦有精神及心理障礙:癡呆、癲病等神經系統疾病。
⑶ 合并有惡性腫瘤的患者。
⑷ 泌尿生殖道活動性感染者。
⑸ 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⑹ 傷口感染或有手術癜痕裂開風險的產婦。
⑺ 合并其他病史產婦在選擇康復前請相關專科會診,評估后開始進行。
5.盆底肌鍛煉方法
采用非手術進行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和電刺激康復技術,主要是通過鍛煉恥骨尾骨肌肉,從而使盆底復健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簡單易行、以無創傷、無痛為特點。產后42天至1年之內是盆底修復最佳時機。
方法一:Kegel訓練是一系列自我有意識的進行的提臀訓練及會陰、肛門收縮訓練的方式,可在站立、坐著、躺著時進行。平躺時雙膝彎曲,全身放松,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收縮肛門肌肉保持這種狀態約5-10秒鐘,逐漸放松肛門5-10秒鐘,每次做15-30分鐘,每天2-3次,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膀胱空虛,注意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恒,過度鍛煉會導致肌肉疼痛。
方法二:電刺激治療。通過電刺激、生物反饋模式喚醒被損傷的盆底神經、肌肉,增加盆底肌肉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恢復正常。電刺激治療是臨床目前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重要方法,包括主動收縮和被動收縮。主動收縮訓練是指通過陰道內放置的肌電探頭,輔助患者進行監控,自主進行肌肉收縮練習。被動收縮訓練通常是指利用低頻電刺激,使得盆底肌肉進行有節律的收縮和放松,得到被動鍛煉。
(助產專科小組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