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導
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處理的操作流程
消毒供應中心是對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及集中管理的中心,保障全院消毒滅菌器械、器具和物品的供應,是預防醫療器械相關院內感染的重要部門。
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處理流程:
1、回收
(1)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閉的容器中,精密器械應采取保護措施,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回收處理;
(2)被朊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應雙層封閉包裝并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稱。
(3)使用者應在使用后及時去除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顯污物,根據需要做保濕處理。
2、分類
(1)在CSSD的去污區進行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點、核查。
(2)根據器械物品材質、精密程度等進行分類處理。
3、清洗
(1)方法包括機械清洗、手工清洗。
(2)機械清洗適用于大部分常規器械的清洗。
(3)手工清洗適用于精密復雜器械的清洗和有機物污染較重器械的初步處理。
(4)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方法遵循生產廠家說明書。
4、消毒
(1)方法首選機械濕熱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進行消毒。
(2)濕熱消毒采用經純化的水,電導率≤15us/cm。
5、干燥
(1)首選干燥設備進行干燥處理。
(2)不耐熱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棉絮擦布、壓力氣槍或≥95%酒精進行干燥處理。
(3)管腔器械使用壓力氣槍進行干燥處理。
(1)
濕熱消毒方法 | 溫度/℃ | 最短消毒時間/min |
消毒后直接使用 | 93 | 2.5 |
90 | 5 | |
消毒后繼續滅菌處理 | 90 | 1 |
80 | 10 | |
75 | 30 | |
70 | 100 |
濕熱消毒的溫度與時間
6、器械檢查與保養
(1)采用目測或使用帶光源放大鏡對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毀。
(2)帶電源器械應進行絕緣性能等安全性檢查。
(3)清洗質量不合格的,應重新處理;器械功能損毀或銹蝕嚴重,應及時維修或報廢。
7、包裝
(1)包裝包括裝配、包裝、封包、注明標識等步驟。
(2)器械與敷料應分室包裝。
(3)包裝前應依據器械裝配的技術規程或圖示,核對器械的種類、規格和數量。
(4)精細器械、銳器等采取保護措施。
(5)手術器械擺放在籃筐內進行配套包裝。
(6)壓力蒸汽滅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過7kg,敷料包不宜超過5kg。
(7)壓力蒸汽滅菌包體積要求:30cm×30cm×50cm。
8、滅菌
(1)耐濕、耐熱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選壓力蒸汽滅菌
(2)低溫滅菌方法包括:環氧乙烷滅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低溫甲醛蒸汽滅菌。適用于不耐熱、不耐濕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滅菌。
(3)器械、器具和物品滅菌方法遵循生產廠家說明書。
9、存儲
(1)嚴物品存儲架或柜應距地面高度≥20cm,距離墻≥5cm,距天花板≥50cm。
(2)無菌物品存放區環境的溫度、濕度達到WS310.1的規定時,用普通棉布材料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為14天,未達到環境標準時,使用普通棉布材料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為7天。
(3)使用一次性醫用無紡布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為180天,使用一次性紙塑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為180天。
10、無菌物品發放
(1)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2)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和包裝完好性。
(3)植入物應在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4)記錄無菌物品發放日期、名稱、數量、物品領用科室、滅菌日期等。
(消毒供應專科小組 劉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