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黨總支組織開展“紀念王忠誠院士暨弘揚忠誠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主題活動
2022年9月30日,王忠誠院士逝世十周年,值此之際,為紀念王忠誠院士,弘揚忠誠精神,打造臨床神經科學戰略力量基地,9月22日,研究所黨總支組織開展“紀念王忠誠院士暨弘揚忠誠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主題活動。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管仲軍、研究所所長江濤、研究所張亞卓教授參加活動并講話。研究所黨總支副書記劉紅梅主持活動。研究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青年科研人員40余人參加活動。
管仲軍就王忠誠精神和天壇醫院精神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學習王忠誠精神就是學習天壇醫院精神,天壇醫院院訓“醫德高尚、精益求精、嚴謹求實、勤儉廉潔”是王忠誠院士一生的寫照,全體天壇人要深刻學習領會并傳承弘揚這份精神。就如何貫徹落實王忠誠精神,管仲軍對全體參加活動人員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學立德,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王忠誠精神牢記于腦,做到時刻心中有數。二要學做人,要以不怕苦、能吃苦的堅強斗志將王忠誠精神內化于心,形成迎難而上、艱苦奮斗的意志定力。三要學做事,要以敢于“亮劍”、銳意創新的姿態將王忠誠精神外化于行,將我國神經外科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張亞卓帶領全體參加活動人員重溫了“開拓創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病人第一的敬業精神”的王忠誠精神,回溯了我國神經科學的發展歷史,緬懷了王忠誠院士秉持著“發展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信念將我國的神經科學從一片空白發展到在世界享有盛譽的艱苦過程。張亞卓表示,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率先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以神經外科應用為重點的研究所,打造了神經外科基礎研究和臨床相結合的典范。青年人站在巨人肩膀上,更應認真學習王忠誠精神,牢記歷史使命,繼承優良傳統,再創新的輝煌。
座談會上,謝微嫣、閆旭、劉幸、樊星4位青年代表暢談了自己對王忠誠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江濤認真傾聽了青年代表的發言,并肯定了系列活動的形式和成效。他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王忠誠院士對研究所和醫院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始終把國家與人民的需要作為發展的方向、前進的動力,與黨和國家、人民休戚與共,是我們的榜樣,更是研究所發展的精神力量。全體青年人要將王忠誠精神視為研究所的一筆寶貴財富,在工作中不斷強化學習王忠誠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為祖國的科技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隨后,全體人員參觀研究所所史展覽室,并向王忠誠院士塑像獻花。研究所科研辦公室孫文鶯歌為全體人員介紹了研究所的初期歷史、科室發展脈絡、歷任所長以及取得成績,并著重講解了王忠誠院士的生平和主要的學術成就。
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本次主題活動,進一步深刻學習領會了王忠誠精神,作為黨員和青年科研人員,在未來工作中更將以精湛的醫術和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將王忠誠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