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北京市醫管中心到北京天壇醫院調研智慧醫院建設
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部分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部處室負責人,25日到北京天壇醫院調研智慧醫院建設工作。
調研團一行首先來到北京天壇醫院門診一部,現場查看門診自助流程。通過整合各類系統,北京天壇醫院已經實現覆蓋門診診療全流程的自助服務,患者只需掃碼,即可完成掛號、取號、報到、取藥、打印報告、打印發票等一系列操作,長時間排隊等候情況基本杜絕。
在疑難病會診中心,當聽說北京天壇醫院已經開設10個的“遠程病房”,很多外地患者在當地住院,也能夠享受到北京天壇醫院標準的診療服務時,調研人員詳細地向開設“遠程病房”的神經病學中心神經感染與免疫科主任張星虎詢問具體操作流程。通過互聯網遠程病房,張星虎可以下醫囑、指導當地醫護人員查房、為疑難病患者進行會診等等,每天管理20多位身在外地的患者。
依托北京天壇醫院建設的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目前已經擁有覆蓋全國的2774家成員單位,可實時匯總涉及神經系統疾病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中心先后推出多種神經系統疾病診療規范,并于2020年推出《中國卒中報告(2019)》。調研團成員針對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患者就醫去向等感興趣的問題紛紛發問。
在人工智能展廳,調研團詳細了解了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天壇醫院聯合專業企業共同開發的神經系統疾病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產品“天澤”“天醫智”,以及專門為新冠肺炎開發的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產品,并詳細詢問了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進行科技創新產品轉化等問題。
此后,調研團還深入了解了集合醫院智能集成平臺、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后勤運營數據看板三大模塊,可以實時匯總、展示醫院醫療、運行、管理、后勤服務等各系統數據,輔助管理者進行決策的“天壇大腦”系統。
在隨后進行的座談會上,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伊龍匯報醫院覆蓋醫療、運行、管理、科研等的智慧化建設規劃;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從如何提高患者獲得感、如何提高醫務人員獲得感,以及如何確保數據安全等方面,闡述了醫院智慧化建設面臨的挑戰和難點。
市醫管中心各業務處的負責人,分別從本部門職責出發,對智慧醫院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參加調研的市醫管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們也分別從智慧醫院框架設計、建設理念、數據安全以及如何促進提質增效等方面,為北京天壇醫院智慧化建設“把脈”。
市醫管中心負責人表示,智慧醫院建設是十四五期間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關鍵、保障,也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契機。首先,公立醫院要依靠數字化手段、智慧化手段,提高服務水平、精細化管理水平等,以“撬動存量”實現提質增效、提高發展質量。
同時,通過深入探索互聯網醫院建設和發展方向,以數字技術和智慧醫院建設、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打造公立醫院的創新生態系統,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提高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以此實現發展的“增量”,希望北京天壇醫院按照智慧醫院的整體設計繼續推進,打造“天壇模式”和“天壇經驗”。
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呂一平、劉建民,二級巡視員徐長順,各業務處室負責人,以及北京天壇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