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小湯山”的故事】和“叛逆少年”相處的故事
在小湯山定點醫院,醫護人員們每天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待篩查人員、患者打交道,難免會有一些“故事”發生。不久前,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隊員王艷新就遇到了一個正在叛逆期的19歲少年。
小林(化名)今年19歲,在美國讀大學,疫情發生后于3月下旬回到北京,集中隔離期間出現干咳等癥狀,到小湯山定點醫院就診后,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后住進小湯山定點醫院B-3病區。
“他(小林)來的時候不接受感染的事實,情緒比較激動,拒絕抽血檢驗、拒絕吃藥?!?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1032376.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王艷新說,職業的本能讓她對這個大男孩特別留意起來。為了幫助小林,醫護人員們及時請來心理醫生會診。
“心理醫生說,他的心理年齡只有十四五歲,典型的青春叛逆期?!?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1032376.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王艷新通過心理醫生了解到,醫生與小林的母親通過電話,了解到由于家里有老人容易被傳染,父母才決定讓小林到小湯山定點醫院就診。“這孩子責怪家人讓他到小湯山看病,有種被拋棄的感覺?!?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1032376.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王艷新說。
住院以后,小林的房間整天拉著窗簾,他躲在房間里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游戲,床頭堆著薯片、餅干等零食和飲料,不好好吃飯也不按時吃藥?!皢査裁匆膊换卮穑褪歉覀儗χ??!?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1032376.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王艷新笑著說,但是細心的她揣摩到,小林自我封閉的行為其實也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說到底還是個孩子”。
終于,在小林住進醫院的第四天,王艷新等到了一個“機會”。那天小林突然對正在病區內工作的王艷新說,想換個口罩?!拔彝ㄟ^傳遞窗把口罩遞給他時,他說了聲‘謝謝’。這機會不能錯過!”通過這個小小的傳遞窗,王艷新試探著跟小林交流幾句,特別是問問他在美國的學校生活。聊了一會兒,小林不再有十分抗拒的表現。
第五天,小林的情緒更穩定了一些,更給了王艷新“話療”的機會?!斑@一天我跟他聊了不少,從上學的經歷到生病以后的想法,我慢慢試探著提醒他,少玩游戲、多休息,好好吃飯,配合治療檢查。他居然沒有太反駁,感覺聽了進去?!?br/>
接下來的幾天,不忙的時候王艷新就會跟小林聊一會,年齡相差十幾歲的兩個人幾乎成了無話不說的“忘年交”,雖然還拉著窗簾,但在王艷新的開導下,小林的情緒越來越輕松,作為對醫護朋友的“回報”,他主動吃下了藥物。
小林對王艷新說:“自己想明白了,就什么都好了。”于是,“想明白”的他開始接受靜脈采血、口鼻咽拭子檢查,主動按時服藥、配合治療。
“看著小林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越來越好,我們病區的醫護人員都特別欣慰,這是大家這些天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努力,方法永遠比問題多?!?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1032376.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王艷新說。
第九天夜班,王艷新和小林聊了很多?!八艺f,雖然學校生活很好,讓人懷念,但是回到祖國后,看到整個國家團結在一起抗擊疫情,感受到祖國的環境更好。”王艷新說,小林特別感謝小湯山定點醫院的護士姐姐們,從入院那天就一直包容他?!八f自己比較自我,不喜歡被別人過多干涉,也不愿意過多與人溝通,醫護人員能尊重他的習慣、理解他,讓他非常感動?!毙×指嬖V王艷新,自己整天打游戲是想通過游戲里的“為所欲為”排解自己的煩躁情緒,經過這些天,他明白了生活還得繼續,于是決定自己“陽光點兒、健康點兒,好好配合”。
“那天聊完天后我發給他藥,囑咐他要按時吃。他依然‘言簡意賅’地回答我‘沒問題’,說完后還朝我笑了一下。”王艷新開心地說,“這小子居然笑了,雖然蓬頭垢面的形象差點兒,但笑起來還挺好看。”
小林和王艷新迎來了好消息:他的咽拭子檢測已經轉為陰性。
枯萎的樹葉已漸漸展露出嬌嫩的綠芽,空氣中彌漫著春天的味道。
我所在的3-6 病區接診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由英國留學返京的年輕女孩。做完第一次咽拭子檢查后,得知還要進行二次復查,可能延遲出院時間,女孩擔心自己畢業論文不能按時完成,情緒逐漸變得焦慮。在監控中我們看到女孩坐在地上,哭泣、茶飯不思,和女孩進行電話溝通時,她的壓力很大,說她父親也打電話責備她,催促她完成作業。
了解到女孩的情況后,我告訴她,父親并不是責怪她,而是體現了一名父親對女兒的責任和關心。女孩漸漸地停止了不安行為,她說,她是因為著急才這么煩躁,希望我們也不要笑話她。
我和同事告訴她,做完檢查后出院的時間會很快,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事,女孩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為了讓她更輕松些,我們給她熱了一杯牛奶。隔著傳遞窗我把牛奶遞給女孩,告訴她,牛奶是溫的,趁熱喝。我永遠不會忘記女孩隔著玻璃對我微笑的一瞬間,那是我見過最耀眼的陽光。此時隔離服里的悶熱、刷手服上的潮濕、臉上被勒出的印痕,一切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