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天壇科普】“世界自閉癥日”:讓我們抱抱你 “星星的孩子”
孤獨癥,我們俗稱“自閉癥”,通常有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興趣行為刻板單一以及智能障礙等4個方面的表現。
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外表看起來往往正常,但沒有清晰的語言表達、不能理解其他人言語的內容,很難和人正常交流;他們往往沒有社會感知力,愛好常單一且固執,行為刻板,不能獨立生活,甚至洗漱、如廁都需要有人照顧。
美國曾報道,每59名兒童中有1名患有孤獨癥譜系障礙(ASD),而根據《中國孤獨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II》,截至2017年,中國0-14歲孤獨癥兒童的數量超過300萬。
目前,人們尚未找到有效的治愈孤獨癥的辦法……的孩子來說,經過系統的訓練,情況會有明顯改善,治療越晚,效果越差。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患兒的康復干預不應局限于醫院或康復機構,融入家庭和生活的干預對減少患兒問題行為、改善患兒預后有重要積極作用。
這就意味著,對于這些“星星的孩子”,我們需要早發現、早干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癥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閉癥,一起幫助這些“星星的孩子”。
孤獨癥主要有哪些表現?
社交交往方面
1. 情感互動中的缺陷,如不能分享興趣、情緒等。
2. 社交互動中使用非言語交流的缺陷,如難以理解手勢、面部表情等。
3. 發展人際關系的困難,如難以分享想象的游戲,交友困難,或對同伴缺乏興趣。
行為方面
1. 在日常生活中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
2. 興趣狹隘,會非常專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對特定物品特別感興趣。
3. 刻板、重復或儀式性行為,如反復翻轉物體。
4. 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為等。
每個孤獨癥兒童的表現都一樣嗎?
孤獨癥兒童的表現差異較大,除了孤獨癥孩子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異性表現外,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相同。
1. 智力方面,從智商不足40到高于120的天才智商;
2. 社交方面,從對人毫無興趣到對人感興趣到煩死人家。
3. 語言方面,從毫無語言到機械仿說、雄辯甚至詭辯。
4. 興趣愛好方面,從瓶子蓋到天文,從磚頭瓦塊到地圖、交通路線,從廣告到歷史傳記,從不識數到常人不能企及的推算萬年歷、開平方以及數字演算,從不識字到過目不忘的識記天才。
孤獨癥兒童都不會說話嗎?
孤獨癥兒童“會”說話,但普遍缺乏語言溝通能力?,F有數據表明,大約25%的孤獨癥兒童沒有口語語言或僅有有限的口語語言表達能力,但經過康復訓練后,隨著社會交往功能的提高,孤獨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也可以逐漸發展。
孤獨癥兒童智力有問題嗎?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09年的調查,大約40-60%的孤獨癥兒童擁有正常智商,但也有研究報道60%的孤獨癥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落后。
孤獨癥兒童都特別聰明嗎?
孤獨癥兒童個體差異很大,大部分沒有特殊能力。有極少部分表現出“孤島智慧”,在繪畫、樂器、音樂、色彩、計算、機械記憶、方位辨別等方面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如果加以合理引導與培養轉化,這些能力對其職業開發會有積極意義。
孤獨癥有藥可治嗎?
由于孤獨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尚缺乏針對孤獨癥核心癥狀的藥物,主要依靠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手段,藥物治療為輔助治療,或改善合并癥的治療,如抗精神病類、抗抑郁類等對癥治療相關癥狀會有幫助。
孤獨癥訓練康復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1. 早期長程。應當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長期治療,強調每日干預,對于可疑的患兒也應當及時進行教育干預。
2. 科學系統。應當使用明確有效的方法對患兒進行系統的教育干預,既包括針對孤獨癥核心癥狀的干預訓練,也包括促進患兒身體發育、防治疾病、提高智能、促進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3. 個體訓練。針對兒童孤獨癥患兒在癥狀、智力、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在評估的基礎上開展有計劃的個體訓練。
4. 家庭參與。應當給予患兒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參與程度,幫助家庭評估教育干預的適當性和可行性,并指導家庭選擇科學的訓練方法。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心態、環境和社會支持均會影響患兒的預后。父母要接受事實,妥善處理患兒教育干預與生活、工作的關系。
(文: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和臨床心理科/睡眠醫學中心 李月真 王春雪 圖:千圖網)
上一篇: 如何提高免疫力?
下一篇: 孕婦為什么要看營養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