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我吃得不多” ——營養科最常聽見的“抱怨”
營養門診來了一名39歲的女性患者,她同時患有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異常,以及泌乳素瘤(規律服藥,保守治療)。
患者身高1.65米,體重90公斤, BMI(身體質量指數)達到33。問診的時候,她一直強調自己“吃得不多”。
我跟她講:“吃得多不多,體重說了算。體重下降了,才真的說明吃得不多了”。我根據她的各項指標,給了她一份每天1440kcal的高尿酸食譜,教給她如何按食譜吃飯,囑咐她回家多喝水、多排尿,在家里進行原地跑步、跳操等有氧運動,以及啞鈴、拉力器、平板支撐、俯臥撐等無氧運動,以不受傷為底線,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脂增肌的效果,并囑其體重下降10斤來復查。
“我吃得不多”,這是在營養門診經常聽到的、患者最愛說的一句話。其實,吃得多不多,并不完全以自己的感受為標準,營養醫生就是通過詳細的膳食調查,了解患者的實際攝入情況,發現患者每天飲食中的不合理之處,幫助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食譜,并指導他如何執行以及定期到營養門診復查。至于每天攝入多少能量,真的要因人而異,依據不同身高、體重、年齡、活動量、工作、學習等情況,確定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再合理搭配,每餐有主食、肉蛋奶、蔬菜,適量加餐水果、酸奶、堅果等。
在非常時期,我想提醒的是,如果是宅在家里,學習、工作、鍛煉等強度都不增加甚至是在減少的情況下,建議規律作息、規律進餐,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不必增加飲食量,而是要繼續監測體重、血糖、血脂、血壓、尿酸等指標,從而防止胰腺炎、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
抗擊疫情期間,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高尿酸等疾病,仍是營養醫生關注的重點。
上一篇: 什么是產褥期抑郁癥?
下一篇: 【天壇科普】疫情期間腦血管疾病防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