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動態
檢驗科退休老職工做《檢驗傳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天壇檢驗人》報告
檢驗科退休老職工做
《檢驗傳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天壇檢驗人》報告
檢驗病理黨支部積極響應院黨委開展“關愛?傳承?奮進”相約守護為老服務季活動部署,邀請檢驗科退休老職工宋金福主任檢驗師給全體科職工作了《檢驗傳承: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天壇檢驗人》的主題報告。
3月13日中午,大家剛剛放下飯碗,便整齊地坐在休息廳,等待宋老師的講演。宣傳中心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派專業人員作了全程錄像。
宋老師從無私奉獻;不甘落后;不怕犧牲;技術改革和病人至上五個方面為主線。以一件件小事,講述了他那個年代是如何認真對待工作,待病人似親人的熱情。
其中,在病人至上這個主題中,宋老師舉例耐心地講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宋老師在做大便常規時發現大便顏色發暗,而加做一個“潛血”恰為“陽性”,病人不以為然,幾番勸他進一步檢查后,確診為早期結腸癌。這個常規之外的“潛血”讓這位科學家多活了十幾年。
在常規白細胞分類中發現幼稚細胞而確診“白血病”不在少數,一個皮科病人血涂片中發現一個“幼淋”。為了確診找到病人再次取血,確診為“皮膚淋巴瘤”。為此,3人放棄了午飯和午休。
由于夜班人沒見過“微絲蚴”,有此經驗的老師無償留宿,等待午夜12點取血找“微絲蚴”。為解決“夜哭郎”的原因,在查大便無果情況下用休息時間,到病孩家取肛門涂抹查蟯蟲卵,打下蟯蟲,解決了“夜哭郎”家人的煩惱。
宋老師他們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是非常值得我們現在年輕一代學習的。通過聆聽講座,大家受益匪淺。(檢驗科 張國軍 陳彤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