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天壇醫院急診科榮獲急診大數據交流會與Datathon活動二等獎
2018年3月16日至18日,急救大數據交流研討會與Datathon活動在京舉行,3月25日,“急救數據庫發布暨急救大數據交流研討會與Datathon活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舉行。活動由解放軍總醫院主辦,北京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承辦,《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青年科學家委員會聯合協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榮獲本次活動二等獎,組長我院急診科劉京銘醫生在會上進行匯報發言,獲得評委及廣大觀眾一致好評。此次組隊成員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醫生、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軟件學院、解放軍總醫院學生組成,陣容強大。通過近兩個月的籌備,兩天的頭腦風暴,最終成功構建急性高乳酸血癥短期治療效果預測評估模型,未來可以為乳酸清除率與入搶患者預后相關性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撐。天壇醫院代表隊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可,吸引了數據工程師與多家公司的注意力。
Datathon是一項新穎的數據實踐活動,其前身是源自于硅谷“Hackathon”。 Hackathon通常是短期、高強度的小組競賽,旨在促進各大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新觀念的產生。對于醫療數據分析來說,Datathon是通過組建跨學科團隊,在短期內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完成臨床研究項目,旨在匯集知識背景和技術不同但互補的參與者,包括臨床專家、數據科學家、統計學家、工程師和計算生物學家等,通過使用來自“真實世界”的醫療數據,基于數據計算的方法,合作解決臨床醫生面臨的眾多問題和未滿足的醫療需求。該活動最初由MIT團隊和哈佛醫學院團隊發起,解放軍總醫院率先將該模式引入國內。
本次Datathon競賽活動,先期將原始數據進行了清洗、結構化,將原本閉合的醫院數據庫轉變為在一定條件下能夠開源進行的比賽基礎。這種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合作,真正將醫療大數據從理念落地,在國內尚屬首次。賽前培訓向大家介紹分享了急救數據庫建設的經驗和成果,通過賽中應用則讓大家親身體驗了如何應對復雜的業務實現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如何進行數據清洗匹配和質量控制、臨床醫生如何能以“拖拽”方式開展醫療大數據觀察性研究等。急救數據庫的建立為研究該領域科研問題提供了基于“真實世界”的寶貴信息。
當前醫療大數據領域所展開的國內外相關研究呈現百舸爭流之勢,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急救醫學作為唯一以“時間”做救治效能評價標準的專業,始終沖鋒在搶救生命的最前沿,數據最為全面,最有可能在大數據獲取和應用方面率先突破。通過跨學科融合的Datathon活動能夠加速推動“大數據”條件下的醫療服務模式變革和技術創新,構建“大數據驅動“的現代急救醫療,有效推動大數據技術在急救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