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北京天壇醫院打造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國家隊”
7月22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孫咸澤和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副局長劉殿榮出席會議并講話。我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趙繼宗院士,中心副主任、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教授應邀參會,并分別接受了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頒發的中心銅牌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銅牌。
趙繼宗院士(前排左2)接受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銅牌
王擁軍教授(前排左2)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是在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在衛生與健康領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上組建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第一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同時還出臺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行績效評估方案(試行)》三個文件,對臨床中心的規劃布局、協同管理和組織保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作為目前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全國唯一一家依托建設單位,始終致力于加強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提升臨床研究能力和疾病診療水平,在開展臨床研究協同攻關、加強醫療數據、生物樣本等資源整合、促進適宜技術的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中心成立以來已經與全國270家網絡成員單位簽訂了正式的合作協議,覆蓋了全國100個地級市(區),承擔的省部級項目和課題超過140項,總經費達3.16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1項,發表SCI論文645篇,累計影響因子1819.58分。在本次會議上,王志剛書記在盤點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取得的重要成果時也特別提到了“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優化治療方案”對卒中治療的重大意義,這一方案是由我中心王擁軍教授帶領的腦血管病團隊開展的CHANCE研究及其后續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果,該團隊提出并圍繞“高危非致殘性腦血管病”這一重要人群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在診療關鍵技術的突破、規范化防控模式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系統性、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其中“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優化治療方案” 使高危患者卒中復發風險顯著下降了32%,“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抗栓精準治療方案”能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20-29%,可使每年卒中醫療花費節約近25億人民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CHANCE系列研究的部分文章,主成果是我國大陸學者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第一篇神經病學原創論著
另外,我中心開展的復雜腦血管病復合手術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腦腫瘤診療團隊建立了中國國家腦腫瘤登記平臺,并在世界上首次發現腦干膠質瘤功能獲得性體細胞PPM1D基因突變,為膠質瘤診療開辟了新的視野,牽頭制定的《中國腦膠質瘤分子診療指南》和《腦膠質瘤分子診療服務》入選國家標準制定計劃,顯著提高了我國腦膠質瘤診治水平。
2017年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即將遷入豐臺新址,為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提供超過2500平米的專屬辦公區,此次會議的召開也為我中心未來的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努力發展成為支持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醫學科技力量。
文圖提供: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 陳盼 徐貝貝,
審 校:王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