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起,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將全面實施!
北京天壇醫院將分期對各項醫改重磅措施進行解讀。
北京市醫事服務費收費和報銷標準是什么?
醫事服務費是北京市在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中用于補償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及掛號費診療費后的運行成本,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所設立的收費項目。
開設醫事服務費后,原掛號費和診療費取消。
為不增加公眾就診負擔,北京市醫保基金將醫事服務費整體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報銷范圍內
這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價格方面規范調整了哪些項目?
在項目安排上,堅持突出重點,分步推進。按照總體謀劃、分步實施、升降搭配的原則,優先安排了矛盾比較突出、各方面改革呼聲較高、有改革共識的5類435個醫療服務項目。具體包括:綜合醫療服務類(床位、護理等)125項,占28.7%;影像學診斷類(CT、核磁等)185項,占42.5%;中醫醫療服務類(針灸、推拿等)96項,占22.1%;臨床手術治療類(闌尾切除術等)26項和臨床物理治療類(放療等)3項,占6.7%。
如何體現“總量控制,有升有降”?
保持全市醫療費用總量基本平衡,價格水平 “一升兩降”:上調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價格。如普通床位費從現行28元調整為50元,二級護理從7元調整為26元,闌尾切除術從234元調整為560元,針灸從4元調整為26元等;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如頭部CT從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從850元降低到400-600元,PET/CT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并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降低了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根據測算,調整后患者費用總體負擔水平沒有增加。
如何落實好四類慢性病患者“長處方”政策?
目前,我委已經印發了《關于在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長處方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京衛基層﹝2017﹞3號),以確保有關政策的落地。首先,基層醫療機構要建立以維護居民健康、保證用藥安全的原則。其次,患者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患有四類慢性病且診斷明確,并提供二級以上醫院診斷證明書或門診/住院病歷;二是已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并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接受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健康管理,簽訂“申請長處方知情同意書”并能遵照執行;三是治療方案明確,長期服用長處方藥品范圍內同一類藥物,適合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或可以2個月內居家用藥治療。再有,執業醫師要按照《執業醫師法》、《處方管理辦法》和《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臨床診療規范要求提供長處方服務。
此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在醫保政策上,怎么保障老百姓的待遇?
本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是北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改革過程中,作為醫保管理部門,市人力社保局充分發揮醫保政策的基礎和調節作用,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待遇,為改革順利推進提供支撐。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所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均參加此次改革。為了保障參保人員就醫時享受同等醫療待遇,這次改革中,全市所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含新農合定點)都將參加,執行同一個政策。
二是在醫保報銷政策上為改革提供支持。
第一是醫藥分開改革。我們將醫事服務費納入本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并調整報銷政策。其中,門診醫事服務費實行定額報銷,參保人員發生的醫事服務費按規定報銷,并且不受起付線和封頂線的限制。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定額報銷40元,二級普通門診定額報銷28元、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定額報銷19元。住院醫事服務費按比例進行報銷。
第二是醫療服務項目。對此次調整的435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除國家明確規定不報銷的項目外,都納入了醫保報銷范圍。其中,新增的55項專項護理和新生兒診療項目全部納入報銷范圍,特別是此次調整后的96項中醫類項目,也全部納入報銷范圍。
第三是陽光采購的藥品,在醫保藥品目錄范圍內的,醫保都按規定報銷。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后,老百姓怎么進行醫保報銷?在醫保報銷流程上會不會有變化?
這次改革中,參保人員就醫報銷流程保持不變。也就是說,本市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仍執行持卡就醫實時結算相關規定,就醫報銷流程不會發生變化。
另外,在醫保惠民措施上,為了配合醫藥分開改革,特別是進一步方便常見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在社區就近就醫用藥,免去為開藥到大醫院往返奔波排隊的麻煩,我們還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不斷增加社區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目前社區定點醫療機構有1400多家,方便百姓就近就醫;二是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藥品報銷范圍,凡在大醫院能報銷的藥品,在社區也都能報銷;三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4種慢性病患者,可享受2個月長處方報銷便利;四是鼓勵社區衛生機構開展居家上門醫療服務和建立家庭病床,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五是無論門診和住院,因病情需要,參保人員可以順暢的進行轉診、轉院;六是對社區和大醫院實行“差異化”的醫事服務費報銷政策,使患者在社區就醫的負擔明顯低于大醫院,促進分級診療。
這次調整的435項醫療服務項目,醫保怎么報銷?
此次調整的435項醫療服務項目,除了個別的國家明確規定不予報銷的項目,其他的都納入了醫保報銷范圍。特別是此次調整中,新增的55項專項護理、新生兒診療等項目,也都納入了醫保報銷范圍。
改革前后,患者預約工作如何銜接?
(一)在改革政策發布之日(3月22日)24時前已預約并繳費且診療行為發生時間在改革實施(4月8日)之日零點后的服務項目,診療當日實際收費按照改革實施前后價格中較低的價格標準執行;
(二)在改革政策發布之日(3月22日)24時前已預約但未繳費且診療行為發生時間在改革實施(4月8日)之日零點后的服務項目,診療當日實際收費按照改革實施后的價格標準執行;
(三)在改革政策發布之日(3月22日)24時后預約且診療行為發生時間在改革實施(4月8日)之日零點后的服務項目,診療當日實際收費按照改革實施后的價格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