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天”“海”攜手 扎實推進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建設
36個小時,一個專家門診、兩臺高難度手術、三場學科建設和臨床研究交流會……5月23日至2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黨委副書記、神經外科專家賈旺帶領臨床研究方法學團隊、手術護理團隊再赴“海天之約”,到海南省人民醫院推進“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建設。
23日一大早,剛剛被聘為“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首席專家”的賈旺和北京天壇醫院手術護理團隊準時來到海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在這里,正有兩例高難度的手術等著他和團隊。
67歲的白女士被大腦左側前床突位置腦膜瘤困擾了一年多,由于腫瘤壓迫到視神經,白女士左眼視力下降,已經接近失明。一年多的時間里,白女士輾轉全國各地求醫,到北京天壇醫院就診時得知天壇醫院與海南省人民醫院共建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的消息,便果斷回到海南,等待天壇專家的到來。
“這個腫瘤生長的位置很刁鉆,位于大腦深處,頸內動脈、視神經和嗅神經的夾角,我們既要盡可能地把腫瘤切除干凈,又要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和腦組織,考驗的是我們對大腦解剖結構的熟悉和顯微鏡下操作技術,以及手術團隊的配合。”簡單的交流后,在兩地手術和護理團隊密切配合下,手術順利進行。
白女士的手術結束后,賈旺和團隊稍事調整,又迅速開始另一臺示范手術。28歲的高女士幾個月前出現反復頭痛的癥狀,一直以為自己是頸椎病,直到頭痛加劇難以忍受,到醫院檢查,醫生在她的枕骨大孔區發現了一個4.5×5.0厘米的巨大腫瘤。腫瘤毗鄰生命中樞腦干,并已經影響到神經。“我們首先進行瘤內切除,腫瘤減體后分離腫瘤與腦干、椎動脈及分支相接的界面,將受累的神經根從腫瘤表面分離,最后全切腫瘤。”
手術室里的“授課”進行得熱火朝天的同時,另一場“授課”也拉開帷幕——此次北京天壇醫院不但派出了臨床醫療和護理團隊,還特別派出了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的臨床研究方法學團隊,根據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建設的實際需要,專家們用了兩個半天的時間,分別圍繞高質量臨床試驗設計、臨床研究運行管理、臨床研究數據管理與共享、科研論文的撰寫、數據處理等話題,為當地科研工作者介紹“天壇經驗”,展開交流。
“帶著經歷了多項大型臨床研究錘煉的北京天壇醫院方法學團隊來海南,目的就是幫助當地提升高質量臨床研究的水平。我們不但要給患者‘會診’,更要給海南當地的學科建設‘會診’,幫助提升學科建設的水平,這才是建設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的目的。”賈旺說,此次天壇專家海南行的重頭戲,就是“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學科建設研討會”。
23日下午,來自北京天壇醫院、海南醫學院、海南省人民醫院等相關機構的負責人濟濟一堂,在來自北京天壇醫院的方法學專家介紹了臨床研究平臺建設、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策略等經驗以后,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相關的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腦血管病科、醫療保健中心等科室,以及海南省熱帶腦科學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海南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后介紹學科建設、臨床研究開展情況等。隨后,專家們圍繞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建設進行熱烈討論,大家紛紛為中心建設和學科發展獻言獻策,原定40分鐘的討論時間不得不一再“拖堂”。
24日上午的專家門診結束后,天壇團隊返京。啟程前,病房傳來了好消息:白女士的腫瘤切除后,已經恢復了視力,而高女士的情況也十分穩定,正在恢復中。
“今年3月海南省神經疾病醫學中心揭牌后,我們在派出常駐專家的基礎上,保證每周都有一名天壇的專家在海南出診,為當地群眾解除病患。”賈旺說,“未來,希望京瓊兩地通過聚焦海南特點、找準發力方向,加強臨床與基礎合作、促進學科深度發展,建立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學科發展動力等方面的協作,提升海南省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和科研水平,真正做到讓群眾‘大病不出島’。”
據了解,作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院包科”幫扶工作計劃重要舉措的海南省神經疾病中心3月12日揭牌以來,北京天壇醫院利用自身醫療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分批派駐20余名專家團隊赴瓊幫助海南省人民醫院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和人才隊伍建設;海南省人民醫院也發揮省內龍頭醫療單位的技術優勢,以“大病不出島”為導向,持續填補海南省神經疾病診療技術的空白。
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協作,將神經疾病中心培育建設成為海南神經醫學領域的制高點,成為全省“院包科”幫扶工作的典范和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