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動態
黨建促進學科發展—為多學科合作“搭平臺”
為進一步提升內科(系統)各科室業務能力,促進學科發展,強化一線臨床醫師疾病診療水平和病患管理能力。3月27日,內科(系統)黨總支開展了第七期“黨建促進學科發展”主題活動—內科大查房。本次大查房以感染科提供的病例《多臟器病灶—腫瘤?感染?》為主題開展多學科交流。感染科主任王寶增主持討論,并邀請神經感染與免疫科、腫瘤內科、神經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及放射科的各位主任參與交流,相關科室住院醫師、學生在線下、線上積極參與了學習活動。
會議首先由感染科醫生王子璇進行病例匯報。神經感染與免疫科主任醫師王化冰與大家交流了腦膿腫患者膿腔內抗感染藥物注射以及抗感染藥物口服序貫治療的經驗。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丁小勝向大家介紹了多臟器占位病變的鑒別診斷思路以及積極獲取病理學證據的重要性。影像科主任醫師韓英和主任醫師孫勝軍分別解讀了患者胸部CT、腹部CT、頭部MRI的影像學特點,并向大家介紹了彌散加權成像對于顱內占位性病灶鑒別診斷的意義,以及PET-CT的原理。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任曉輝介紹了腦膿腫患者外科干預的指征、方式,以及神經外科對于腦水腫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應用的經驗。此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卜小寧介紹了肺部陰影患者感染性病變與非感染性病變的鑒別診斷思路,并對本次討論病例做出了病原學分析。感染科副主任顧怡明分析了對本次討論病例的經驗與反思,包括多部位病變的鑒別思路、牙源性腦膿腫的診斷及特點,以及膿腫性疾病的診療思路。最后,王寶增總結時強調,患者的成功診療充分體現了多學科協作共同挽救危重癥患者的重要性,顱腦感染患者診療也是感染科發展的特色方向,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能力,為感染患者及其他科室做好全方位的醫療服務。風濕免疫科主任周煒也從科室角度總結了病例在診療過程中的經驗和借鑒。
大家在此次內科大查房中受益匪淺,對于多臟器病灶的診斷思路及腦膿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進一步拓寬對疾病診療的思路與視野。今后,內科(系統)黨總支將在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上持續發力,積極搭建平臺,通過開展病例研討交流和查房等活動,進一步規范診療流程,強化業務水平,提升一線臨床醫師的應急處置能力和醫療服務能力,竭力滿足群眾醫療服務需求,共同推動內科學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