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暖心”行動】看門診前先化驗 減少候診次數——北京天壇醫院為小患者推出便民措施
即日起,到北京天壇醫院兒科就診的發熱、咳嗽的小患者,可以先到兒科分診臺開具檢驗單,做完檢查后拿著化驗結果再到診室就診,以減少候診次數和等候時間,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據了解,這是北京天壇醫院為緩解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增加推出的服務措施,也是醫院推進以患者為中心,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暖心”行動的又一新舉措。
掛號——排隊等候就診——由醫生看診開具輔助檢查單——付費——排隊等候檢查檢驗——再排隊等候由醫生讀取報告并完成診療,這是家長們非常熟悉的“傳統”就診流程。現在,伴有發熱、咳嗽癥狀的小患者到醫院后,可提前在預檢分診處開具指血(血常規、CRP、肺炎支原體)化驗申請,候診的同時到檢驗窗口完成常規化驗,就診時就可直接將化驗結果提供給醫生,只需一次候診,最大限度地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減少院內交叉感染。
“目前‘診前化驗’首先針對發熱、咳嗽癥狀的小患者,今后我們將結合診療常規,不斷擴大服務范圍,為更多的小患者提供診前常規檢驗服務。”北京天壇醫院兒科副主任王雅潔說。
據了解,秋冬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高發,近期醫院兒科患者增長數量較多,為緩解小患者和家屬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大等情況,北京天壇醫院兒科聯合醫務處、信息管理與數據中心、門診部等部門優化就診流程,推出減少候診次數的服務措施。
帶您了解支原體肺炎
秋冬季節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近期,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一時間“支原體肺炎”成為家長圈中的高頻詞。它的傳染途徑是什么?主要癥狀有哪些?如何判斷病情輕重?何時需要就醫?如何診斷和治療……關于支原體肺炎的常見疑問,北京天壇醫院兒科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支原體肺炎?
傳染途徑有哪些?
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中間的一種微生物,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人群對肺炎支原體普遍易感,好發于5歲及以上兒童,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潛伏期1-3周,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均可攜帶病原體,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可殺滅肺炎支原體。
如何判斷病情輕重?
何時需要就醫?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咳嗽。發熱可為低中度,如高熱持續不退提示病情重。咳嗽常較劇烈,會有白黏痰,偶有少許黃痰。也可出現喘息,或咽痛、頭痛等不適。如出現精神差、高熱持續不退、喘息、呼吸困難、胸痛,應高度警惕,及時就醫。
影像學表現是臨床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評估預后的主要依據之一。影像學分型主要為輕型和重型,輕型包括斑片影、云絮影以及局限性細支氣管炎(局限于一個肺葉內);重型包括大葉病變和彌漫性細支氣管炎(單側肺彌漫受累或雙側≥4/5肺葉受累)。影像學表現為重型者需高度警惕,需及時住院治療。
因兒童肺炎支原體抗體約在感染后4-5天產生,且抗體產生后有時會在體內存留數月甚至半年以上,故肺炎支原體感染早期肺炎支原體抗體陰性并不能排除肺炎支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僅提示感染過肺炎支原體,但不一定是近期感染,此次病程中是否為肺炎支原體感染需結合臨床表現等綜合分析,如有條件,可行咽拭子肺炎支原體核酸檢測。
支原體肺炎怎么治療?
支原體肺炎病程一般1-4周,熱退后咳嗽可能會持續1-2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克拉霉素是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規范治療72小時癥狀緩解不明顯,提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能無效,8歲以上兒童可以換為口服新型四環素類藥物如米諾環素,8歲以下兒童也建議在充分評估并取得家長知情同意后口服米諾環素治療,療程一般為10天。對于影像學表現為重型的患兒,建議應用靜脈糖皮質激素治療,用量和療程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部分影像學表現為重型的患兒遠期可能有肺不張、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后遺癥,遠期需定期門診隨診,便于醫生跟蹤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小貼士:
目前尚無有效的肺炎支原體疫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避免感染很重要,如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注意室內通風等,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從而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免疫力。如已確診支原體肺炎,需保證充分的休息和能量攝入,不建議帶病上學,有條件的多子女家庭適當隔離,以免相互傳染。
結合季節和流行病學史,目前一般出現發熱咳嗽癥狀,建議到醫院就診。支原體肺炎需要早期規范治療,以盡快康復,減輕后遺癥,避免后期影響患兒肺功能。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接診時間:日間門診8:00-17:00,小夜急診:17: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