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識
通宣理肺 - 聊肺炎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定義: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機械通氣(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48小時后至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屬于醫院獲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類型。
特征:全身性感染征象(發熱、白細胞數改變),痰的性質改變以及病原體的檢出。
VAP的危害?
在機械通氣患者中,9-27%的患者會發生VAP,其是最常見的ICU獲得性感染,死亡率高達50%,其中至少25%的死亡直接歸因于感染。
如何診斷VAP?
診斷VAP的第一步為臨床診斷:
最常用的VAP臨床診斷標準包括胸片出現肺部浸潤影和以下三條標準中至少兩條:白細胞增多或白細胞缺乏,膿性呼吸道分泌物,發熱或低體溫。這一診斷標準的敏感性較高,但缺乏特異性。
診斷VAP的第二步為留取下呼吸道標本并進行微生物學檢查:
對于臨床診斷VAP的患者,可以通過有創(經纖維支氣管鏡)或無創(氣管內吸引)方法留取下呼吸道標本,并進行定量或半定量培養。
VAP如何預防?
如無禁忌證,應將床頭抬高30-45°取半臥位,控制胃內容物的返流,尤其是機械通氣的患者采用此體位是減少胃內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手衛生規則。
建議使用洗必泰(氯己定)進行口腔護理,每4~6小時1次。方法:采用沖洗結合擦洗法或沖洗結合刷洗法進行口腔護理。
吸痰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定時(4-6h)監測氣囊壓力,維持壓力25-30cmH2O。
減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腸道病原菌的定植與吸入,且定時抽吸胃殘余量,防止誤吸。
加強翻身,叩背,促進痰液引流。指導并協助患者術后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體位引流及叩背手法排痰,盡可能緩解患者術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盡量減少使用或盡早停用預防應激性潰瘍的藥物。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避免菌群失調。
堅持病室通風換氣,濕式清掃。
認真做好隔離工作:對傳染病患者及病原體攜帶者應采取適當的隔離措施,對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人及攜帶者采取接觸隔離。對高危患者(如粒細胞缺乏癥等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應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醫務人員進入病室時須佩戴口罩、帽子,穿無菌隔離衣等。
正確消毒呼吸機及相關配件:
① 75%酒精擦拭呼吸機面屏,其他部位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
② 呼吸機螺紋管、濕化罐、霧化器、接頭等裝置送醫院中心消毒供應室統一消毒;
③ 無需對呼吸機內部進行常規消毒。
定期對全體醫務人員及護工進行教育培訓。
(重癥護理專科小組 張亞錚 袁媛)
上一篇: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預防高鉀血癥
下一篇: 這些可能都是反流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