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動態
我院成功為八旬老者實施左心耳夾閉手術
近日,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徐東團隊成功為一名84歲房顫合并腦梗死患者實施了左心耳夾閉手術,解除了老人再發卒中的巨大隱患。在“腦心同治”理念的指導下,徐東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全胸腔鏡下左心耳夾閉手術,為預防房顫所導致的心源性卒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
陳先生今年84歲,房顫病史已經有10多年,2個月前因言語不清伴有右側肢體活動不利來北京天壇醫院就診,綜合病史和各項檢查,考慮急性腦梗死,栓子是來源于因房顫而形成的心耳血栓。在緊急進行溶栓治療后,陳先生順利渡過了腦梗死的急性期,轉入康復訓練階段。與此同時,為了預防房顫所導致的心耳血栓再次形成,陳先生需要進行抗凝治療。但壞消息是陳先生不能耐受抗凝治療,在服用抗凝藥物后反復出現血尿,康復訓練也被迫停止,陳先生和他的家屬陷入了再次卒中的巨大隱憂之中。
患者之所想即為醫生之所想。為了尋找新的有效預防房顫血栓和卒中的治療方案,陳先生所在的國際醫療4病區神經內科團隊組織了會診,提出是否可以由心臟大血管外科實施左心耳夾閉手術。
此前徐東主任團隊已在國內率先開展左心耳夾閉手術,該手術以“腦心同治”為理念,目的是預防房顫所致的缺血性卒中及抗凝所致的出血性卒中。因為房顫患者絕大多數的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夾閉了左心耳就相當于消除了血栓的“大本營”,這樣就可以預防房顫患者心源性卒中的發生。同時,左心耳夾閉后,病人可以停用抗凝藥物,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因抗凝導致的消化道出血及腦出血風險。
徐東接到會診任務后組織團隊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討論。陳先生是一名84歲的高齡老者,腦梗死后2個月,遺留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吞咽困難、咳嗽無力等情況,并呈營養不良狀態。雖然有諸多不利因素,但是綜合患者心、肺、腎等功能評估,專家團隊認為老人還是存在手術機會的!
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精心準備下,手術如期進行。徐東采用的是全胸腔鏡下的微創手術,在左側胸壁打三個“眼兒”即可完成整個手術過程。進入胸腔、切開心包、夾閉心耳,手術一氣呵成。手術的成功,使得陳先生避免了使用抗凝藥物的出血風險,同時也有效地預防了血栓的形成和卒中的發生。目前陳先生已經順利出院,轉入康復醫院進行腦梗死后的功能訓練。
左心耳夾閉手術是預防房顫所致心源性卒中及抗凝所致的出血性卒中的一種有效治療手段。房顫作為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其最大危害是心耳內形成血栓導致心源性卒中的發生,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抗凝治療,但部分房顫患者抗凝效果欠佳或是不能耐受抗凝藥物。左心耳夾閉手術消除了血栓形成的物理空間,有效預防了房顫患者心源性卒中的發生。左心耳夾閉術為面臨卒中風險的房顫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方法。
(心臟大血管外科 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