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傳承“天壇精神”接續奮斗 全面啟動轉型發展】 —北京天壇醫院舉行2022年工作部署會暨醫院終身成就獎頒授儀式
圖|鮮花掩映中的王忠誠院士塑像。2022年3月4日,北京天壇醫院黨委追授王忠誠院士“終身成就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2022年工作部署會暨醫院終身成就獎頒授儀式4日下午舉行。大會向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追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終身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終身成就獎”,同時部署醫院推進高質量發展,全面啟動向研究型、創新型醫院轉型。
大會由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管仲軍主持。
傳承“天壇精神”接續奮斗 全面啟動轉型發展
大會回顧了以王忠誠、趙繼宗、趙雅度、羅世祺、戴建平為代表的老一輩專家、學者,在醫院沒有優勢學科,學術和醫療水平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白手起家、不畏艱難,探索出醫院以“神經外科為先導”的發展路徑;近年來,趙繼宗院士、王擁軍、張力偉、張俊廷、王碩、張亞卓、江濤、張建國、趙性泉、施福東等為代表的當代天壇人,在前人奮斗的基礎上,勇于創新、接續奮斗,將醫院打造成為中國臨床神經科學領頭羊的歷史。
為傳承醫院優秀傳統和文化,醫院黨委決定建立“終身成就獎”制度,以弘揚老一輩專家學者的優良傳統、學術精神和道德風范凝聚人心,營造見賢思齊的醫院文化,團結激勵當代天壇人接續奮斗。
會上,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肖淑萍宣讀《中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委員會表彰決定》。北京市醫管中心領導,北京天壇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擁軍共同為王忠誠院士之子、神經外科專家王勁,和趙繼宗院士頒授獎杯和證書。
趙繼宗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在醫院迎來發展新階段的時候,要時刻銘記醫院從學術地位和醫療水平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在王忠誠院士為代表的天壇人,艱苦創業,帶領醫院發展壯大的歷程,以及幾代“天壇人”創建的天壇精神;要居安思危,要有危機感和使命感,不斷鞭策自己勇于自我革新和自我超越;要放眼未來,勇于擔當,抓住醫院作為國家級和北京市級高質量發展試點的契機,按照新形勢的要求,適應新發展的需要推動學科、醫院的發展,要甘于做鋪路石、墊腳石,培養和造就青年人才和學術骨干,為醫院的發展補充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
隨后,王擁軍作題為《把握歷史機遇 推動轉型發展》的報告。在報告中,王擁軍首先回顧了醫院66年來從區級醫院到“大專科、小綜合”的神經外科為特色的三甲醫院,再到“強專科、大綜合”的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兩次轉型歷程。他表示,從現在開始,醫院全面啟動從醫療中心向國際一流醫學中心轉型的第三次“華麗轉身”。
王擁軍從通過建設國際領先臨床重點專科集群,實現建設高水平的臨床學科;通過完善平臺、改善結構、完善頂層設計等途徑,推動開展前沿科技創新;通過改革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管理和評價制度等,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通過持續探索醫院智慧化、精細化管理的天壇模式,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通過對醫療流程和環節的梳理、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等,提供一流的醫療服務;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執行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六大任務,以及打造科技創新體系、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推進醫學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互聯網醫院建設試點等方面,部署醫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任務。
管仲軍要求,醫院黨員干部職工要自覺肩負起當代“天壇人”繼承天壇歷史、書寫天壇歷史、創造天壇歷史的重大責任,和打造“首都醫學科技創新中心重鎮”“國家臨床神經科學戰略力量”,率先走進“生命健康科學世界舞臺中央”的重任,找準自己的定位和坐標,并以此作為戰略起點和戰略平臺,推進各項試點任務落地落細,向著創建國際一流的創新型醫院的目標群策群力,接續奮斗。
市醫管中心領導在發言中以“疏解遷建勇打頭陣,創新改革再立潮頭”表達了對醫院啟動轉型發展的殷切希望,并要求,醫院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醫院公益屬性,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史鑒今、砥礪前行,從醫院發展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精神動力,傳承天壇文化、天壇精神;統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認識當前醫院所處的歷史坐標,以及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緊緊抓住醫院轉型發展的大好機遇,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勇于突破傳統思維和制度,構建新的適合向研究創新轉型發展的制度規則,勇于探索體系創新、模式創新,勇于走出舒適圈。
北京天壇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干部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