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
傳承紅色基因 不忘初心使命
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激勵支部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5月22日,北京天壇醫院醫政第三支部赴北京市檔案館開展了以“學黨史、銘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黨日活動。北京市檔案館是北京市集中保存、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作為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市檔案館館藏包括明清至建國后各時期珍貴檔案,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教文衛、宗教等領域。這是國家一級檔案館,同時也是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一進館廳,所有人的目光都匯集在了一幅畫水墨巨制之上。據講解員講解,這高18米、寬11米,重達七百余斤的《京華韻》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幅中國畫。氣勢恢弘地向我們展現著這座古老城市的厚重歷史與盎然生機。蜿蜒磅礴的萬里長城引領我們穿越舊時光,呼嘯飛馳的高鐵列車帶著我們走進新時代。藝術家們用大愛情懷與智慧揮灑著對這座城市的深深情誼。精巧的構思、高超的技法、豐富的內涵讓這幅鴻篇巨制極具視覺沖擊性,吸引著大家駐足觀賞,交口稱贊。
第一展《播火——李大釗革命活動檔案史料展》以李大釗同志的生平和革命活動為主線,再現與回顧李大釗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為革命不屈斗爭先驅者的豐功偉績。
因為深知何謂生不逢時,青年時期的李大釗便立志為苦難的中國尋求出路。他先在天津洋務學堂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后東渡日本,逐漸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領導并參與了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準備。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李大釗同志厥功至偉。此后他在北方地區指導黨的工作,直至38歲不幸被捕,英勇犧牲。講解員帶我們從多個角度回顧了李大釗同志的一生,這個出現在歷史書上的偉人形象在動情的講解中變得立體、清晰而又高大起來。求學時代的他,求知若渴成績優異;任教時期的他,重視教育傳播新思想;革命道路上的他,身先士卒鞠躬盡瘁……追昔撫今,李大釗同志是一位真正的思想家、革命家,他播撒的革命火種早已經在中國大地星火燎原。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風范將永垂史冊!
第二展《破曉——中國共產黨北平黨組織活動》分為“光輝起點 熱血先驅”、“風雨如晦 砥礪前行”、“中流砥柱 不屈斗爭”、“雄雞破曉 古都新生”四個部分。通過五四運動、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立、李大釗烈士犧牲、冀熱察挺進軍抗戰、隱蔽戰線地下黨活動及北平和平解放等檔案資料,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建立新中國進行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謳歌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不屈不撓、前赴后繼,為建立新中國浴血奮斗的革命精神。
從一百年前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到今天山川壯麗、國泰民安,一百年風雨兼程、一百年矢志不渝、一百年風華正茂。我們今天在這里追尋建黨的光輝起點,回顧革命先烈們的革命生涯。仰望先驅們“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的意氣風發;感受共產主義者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浩然正氣;領悟無產階級革命家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果敢擔當。
一個小時的參觀很快結束,走出展廳,回望《京華韻》,心中感慨良多。“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共產黨人努力拼搏,砥礪前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這盛世景象,早已如先驅們所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應該感恩新時代以及這個時代所賦予的一切美好。星辰隕落,薪火相傳!
(手術室 祁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