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信息
“中美專科藥師網絡培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的合理用藥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年7月28日,北京藥師協會藥品使用專業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藥學院臨床藥學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北京市豐臺區藥學質量控制與改進中心聯合主辦的 “中美專科藥師網絡及現場培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的合理用藥研討會”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共計一萬多人參與本次網絡及現場培訓。
作為慶祝北京天壇醫院建院64周年藥學服務創新與轉型系列活動之二,本次培訓邀請了美國、日本、中國多名專家交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合理用藥相關問題,助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安全、有效、經濟的藥物治療。
北京藥師協會副秘書長侯玉嶺、首都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高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教育處黨總支書記許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黨支部書記朱樂亭參加本次網絡培訓,他們肯定了“中美專科藥師網絡及現場培訓”系列課程既往取得的培訓效果,亦期望未來繼續推動中外藥師網絡交流,互相借鑒、共同進步。
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鐘武總結了干預病毒性傳染病大爆發的措施:針對第一波疫情,是抗病毒藥物的“老藥新用”,抗病毒藥物的重要作用是延緩疫情的蔓延,削平流行高峰,降低大流行的危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教授趙榮生,介紹了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組織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醫院藥學工作指導與防控策略專家共識》,該共識旨在為醫療機構藥學部門工作人員提供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相關信息、具體工作指導和防控策略,內容豐富、翔實,具實踐指導意義。
日本國家兒童健康與發展中心兒科傳染病專家宮入烈分享了日本治療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經驗,基于全球極為有限的循證支持,日本使用了瑞德西韋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宮入烈詳細說明了不同人群的治療方案,提出兒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關注藥物相互作用、肝功能變化。
國家處方集辦公室核心專家孫忠實分析了當前關于COVID-19患者是否可用ACEI/ARB之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教授趙志剛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病毒藥物國內外注冊臨床試驗研究、進展與結果:當前抗病毒藥物的療效多來自于小樣本研究或回顧性研究,臨床證據級別較低;多藥物聯合治療可能成為更加有效的治療選擇;風險大于收益的抗病毒藥物(如羥氯喹),應盡量減少其臨床使用。趙志剛建議疫情之后應建立更加完善的臨床試驗注冊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臨床資源,同時提高臨床試驗設計水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藥學部教授曹俊嶺談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醫藥治療。曹俊嶺介紹了中醫瘟疫的致病特點、病因、治療原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中醫“疫”病范疇,建議應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進行辨證論治。中西醫結合,實踐已證實可有效改善治療。
美國布法羅大學藥學院教授馬慶從Covid-19的分子機理分析聯合用藥治療、預防Covid-19的合理性。當前,瑞德西韋已在美國緊急授權用于Covid-19,但需優先考慮住院患者,治療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肝功能。
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教授楊勇作為武漢方艙醫院藥事管理者,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談藥學服務創新,建議藥師臨床化、藥房后臺化、工作標準化、物流自動化、管理科學化,以專業的藥學服務贏得尊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教授董可輝探討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血脂管理。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存在降脂以外的作用,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死亡率從9.4%顯著降低至5.2%,同時明顯降低了患者有創機械通氣、進入重癥監護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率,顯著降低患者血液中炎癥因子水平,阻止新冠肺炎輕癥向重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