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也是戰場
【“小湯山”的故事】在這里,有一種溫暖可以超越語言
“真暖和呀!”一聲奶聲奶氣的“感慨”,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指向太陽, 4月1日,3歲的小熙熙(化名)又一次引來護士們的笑聲。從英國歸來,父母兄妹全部確診新冠肺炎,經過14天隔離,小熙熙終于可以回家了。
聽到對講機里不斷傳來聲音,小熙熙好奇地拿在手里,在護士們的幫助下,很快掌握了使用要領。“阿姨們,我是熙熙,今天我要走了,謝謝你們!”她用稚嫩卻很大的聲音對著對講機喊道。
“一路順風!”“寶貝兒,茁壯成長。”“聽媽媽的話,要懂事啊!”“好好生活,記得我們!”對講機里傳來朝夕相處了14天的護士阿姨們道別的聲音。
“14天前是我和隊員劉星池一起接她和她的家人入院的,今天送她出院,心里特別高興。”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隊員王秋琳說。
3月18日,小熙熙跟隨家人一起從英國歸國,經過篩查,她的家人陸續被確診新冠肺炎,進行隔離治療,只有小熙熙核酸檢測呈陰性,她也成為小湯山定點醫院2-7病區第一位小客人。
為了不讓小熙熙感到害怕、孤單,每個班次的護士們都會用心做些手工的小玩具,通過病房的傳遞窗送給她。小兔子、小皇冠,小熙熙的的房間里,已經收集了各式各樣小禮物,還有她最愛的卡通人物“艾莎公主”。
“有一次我給她抽血,她告訴我,她特別喜歡‘艾莎公主’,于是我就利用空閑時間給她畫了一幅畫,還做了個小皇冠送給她。我希望小熙熙在這里平安快樂地度過14天的隔離期,早日與她家人團聚!”醫療隊隊員劉星池說。
小熙熙也成了護士們的“開心果”,每次護士們量體溫、測血壓,小家伙都會乖巧地謝謝這些阿姨,而收到禮物的時候,她會笑得特別開心,擺各種姿勢讓護士阿姨們拍照。
小熙熙出院前,護士們給她做了很多折紙禮物,還給她帶上了零食,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這個可愛的小家伙。
3月25日,是小茹(化名)20歲的生日。為了給這位年輕的境外返京旅客一個小驚喜,1—4病區的護士們就地取材,為她準備了手工賀卡、皮卡丘和折紙花當做生日禮物。沒有長壽面,護士們把自己的泡面拿出來,送給小茹。“千紙鶴代表健康,我們希望她能夠健康。”醫療隊隊員劉曉楠說。
收到這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小茹十分感動,用病房里的彩紙疊了一顆心回贈給護士們。“回來的一路上心里都很忐忑 ,直到你們的一句‘歡迎回家’,我才意識到自己是真的回家了。今天我20歲了,我的生日愿望就是要做和你們一樣的人。”
有一次醫療隊隊員劉星池在上夜班,大多數旅客都已熟睡,這時120送來了一位小姑娘,她一眼就看到劉星池防護服上畫的“哆啦A夢”。
“姐姐,這上面的畫是你自己畫的嗎?你也喜歡機器貓呀,畫的真好看!”那一瞬間,初次見面的緊張感和陌生感都被打破了。
“因為我們工作的特殊性,面向的人群都是海外歸來的留學生,他們大多和我同齡,在隔離服上畫些卡通形象,可以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當他們面對陌生環境的時候,可以多一分親切感,少一分拘束,多一分輕松,少一分緊張。我們的工作不局限于護理,對于這些特殊的旅客,我們更是他們的心靈的按摩師。”提起創作隔離服上這些畫的初衷時,醫療隊隊員劉星池這樣說。
雖然有可能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一樣,但在小湯山定點醫院,總有一種溫暖超越了語言。“有一個男生,臨出病區前,突然轉身給我們在場的醫護人員深深地鞠了一躬。他說自己有些情不自禁,不僅要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更要表達對祖國的感激和熱愛。”3-6病區醫療隊員劉斐斐說,“那一刻,我們瞬間淚目,所有的辛苦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北京天壇醫院宣傳中心出品
上一篇: 【“小湯山”的故事】悄悄翻開他們的日記本,看看里面都寫了啥?
下一篇: 【“小湯山”的故事】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