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來自武漢醫療隊的消息】考驗來了,“突破心里的那道坎”
支援武漢已經20多天,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負責的病區里,開設了重癥監護室,這意味著隊員們要面對的是使用有創呼吸機的重癥患者,感染風險大、護理任務更加復雜、繁重。
“普通患者,我們主要是打針、輸液,進行一些生活上的幫助,但是上機的患者完全沒有自理能力,除了常規的任務外,還需要我們給患者定時翻身、清理大小便、護理口腔、調節呼吸機相關的參數等。”隊員王皓說,進行這些護理工作要大大延長醫護人員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時間,感染的風險更大。
19日的夜班,隊長顧怡明和隊員張亞錚、李百一“幸運”地被分到了一組。“別小看一個翻身的動作,給上呼吸機的患者翻身,是一個技術活。”顧怡明說。雖然兩名護士相互配合,但他們每做一個動作都要避開呼吸機、監護儀等設備復雜的線路,還要實時留意患者的情況,防止發生“脫管”等問題,將患者從仰臥翻到側臥、檢查后背皮膚、再將患者還原成仰臥位,需要大約2分鐘的時間。
“雖然在北京也是看護重癥患者,但第一次面對插管的新冠肺炎患者時,還是有點緊張。”隊員李百一說,“轉眼就到了要給患者翻身的時間,我和亞錚老師往病房走,他好像看出了我的緊張。”隊員張亞錚經驗豐富,特意幫李百一重新檢查了一遍裝備,鼓勵她“就像你平常護理的患者一樣”。
“走出病房的那一刻,我如釋重負。我發現只要突破心里那道坎,也沒什么可怕的。”李百一說,當忘掉了那個“坎”,眼睛里只剩下了必須注意的要點:管路不能牽拉、脫落,要隨時觀察患者皮膚……
“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這些患者能好起來,挺過眼前的難關。”面對困難,這是所有醫療隊員的心愿。
(宣傳中心 盧國強 郭依璠 圖片視頻來源:北京天壇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
北京天壇醫院宣傳中心出品
上一篇: 疫情期間就診流程有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