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2020情人節,最美的愛情
“(醫療隊)出發的那天,病房兩個患者在搶救,護士忙得不行,病房根本離不開人,就在電話里簡單囑咐了他幾句。”北京天壇醫院CCU(心臟重癥監護病房)護士長王琳口中的“他”,是在同一家醫院ICU(重癥醫學科)工作的護士張亞錚,她的丈夫。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張亞錚主動報名,參加了北京支援武漢醫療隊。農歷正月初二醫院接到緊急通知,報名組隊。正月初三中午通知,下午2點集結。
“報名當天晚上就把衣服收拾好了,不過還是沒想到這么快,我們倆都有點蒙。”王琳在電話里囑咐丈夫,到了武漢一定注意防護,好好洗手洗澡,別嫌麻煩,把每一天都當做是第一天剛去,一定不能放松。
2008年,王琳和張亞錚先后進入北京天壇醫院工作。
“我比他早幾個月呢。”王琳說,兩個人雖然在一個科室,但不在一個組上班,很長一段時間互相并不認識。有一次,領導安排張亞錚加個班,一起上夜班的護士中就包括王琳,于是兩個人就認識了。
“沒有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兩個人在一起覺得挺高興的,也有的聊,自然而然就走在一起了。”王琳說。
“我們兩個人沒有什么特別浪漫的事,他甚至都沒正式求婚,一直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來了。”王琳說,張亞錚不會說出來,但是“他做的事情能讓你感覺出來,他心里有你”。
“有沒有什么事是他一直堅持為你做的?”
“做飯算嗎,我們家一直是張亞錚做飯。”
今年1月,兩個人結婚十周年紀念日,張亞錚突然給王琳買了一件禮物。“激動、吃驚,我們倆當時樂半天。”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王琳依然樂不可支,“挺逗的,他平時不會單獨給我買禮物”。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小兩口的平淡生活。
“孩子父母幫我們帶,他去前線父母們都支持。我對他有信心。”王琳的目光溫柔而堅定。
每天,無論多晚,王琳都要和張亞錚視頻通話,張亞錚會報個平安。兩個人的視頻通話帶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就在幾天前一次通話中,張亞錚在房間里演示穿脫防護服,王琳嚴格地幫他挑毛病。
“面臨什么風險、需要怎么做我倆都很清楚。結婚10年了,沒有什么甜言蜜語、依依不舍掉眼淚,很多東西不用非要嘴上說出來,大家心里都明白。”王琳說,她的要求很簡單,張亞錚能每天視頻報個平安就行了。
兩個人的職業特色甚至影響到他們7歲的兒子,兒子有時會問爸爸,醫院里的病人怎么樣了,穿防護服憋氣不憋氣。
元宵夜,萬家燈火。兒子用草莓和橘子擺了一個爸爸,在視頻里認真地告訴爸爸“這是眼睛,這是鼻子”。
“你問問爸爸,吃沒吃到元宵?”
“爸爸,你那怎么樣啊,你好好吃飯,多喝水。”乖巧的兒子替媽媽叮囑。
“你要聽媽媽的話,照顧好媽媽。”
“我在家聽話了,等你回來,我們想去上海,讓媽媽也感受一下迪士尼。”兒子的要求張亞錚滿口答應。
就像王琳說的,兩個人沒有甜言蜜語,沒有依依不舍,甚至沒有直接交談,但平淡中分明有濃得化不開的惦念。
醫療隊出發那天,趁著監護室的空閑,王琳還是跑到了醫療隊集結的現場。來不及換衣服,她就在單薄的內穿衣外面套了一件厚衣服。她到的時候,隊員們已經整理好裝備,準備出發。
嚴實的口罩擋住了每個人的表情。沒有交談幾句,就到了出發的時候。
王琳幫張亞錚拿起小件行李,兩個人并排著往外走,沒有擁抱和依依不舍。也許這就是他們平日里習慣的樣子。
從會議室走到車旁,兩個人的手離得很近,但始終沒有相牽。
“平平淡淡長長久久就好。”王琳說:“他是科里年資最高的男護士,經歷的多、經驗豐富,他不去誰去呢?”
上一篇: 【來自武漢醫療隊的消息】他們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
下一篇: 2020情人節,最美的愛情之綜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