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我們的幫扶絕不是花架子、表面功夫”——北京天壇醫院對口幫扶太仆寺旗醫院側記
“今天送來三位專家只是第一步,未來,北京天壇醫院將根據太仆寺旗醫院的實際需求,提供更多形式的幫扶,我們的幫扶絕不是花架子、表面功夫。”7月9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路明在對口幫扶內蒙古自治區太仆寺旗醫院簽約儀式上說。從當天開始,首批三位來自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放射科和康復醫學科的專家將在太仆寺旗醫院展開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
據了解,接到對口幫扶任務后,按照受援醫院提出的需求,北京天壇醫院在神經內科、放射科和康復醫學科廣泛選拔業務骨干。經過主動報名,以及科室、醫院層層選拔,安媛、張明宇、張琳成為執行此次幫扶任務的專家。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距離北京約350公里,9日清晨5時30分,路明和三位專家一行從北京出發,經過近5個小時的車程,來到太仆寺旗醫院。
簡單而隆重的簽約儀式上,北京天壇醫院、內蒙古包鋼醫院分別與太仆寺旗醫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除了三位專家在這里工作一年以外,我們歡迎太仆寺旗醫院的醫務人員到天壇醫院來學習、進修,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開展遠程會診和遠程醫學培訓,總之一句話,我們將不遺余力幫助太仆寺旗醫院提高診療水平和管理水平,實現對口幫扶的目的。”路明的發言引起當地官員、醫務工作者的熱烈掌聲。
簽約儀式后,在太仆寺旗副旗長額爾敦巴特爾、太仆寺旗衛健委主任高昶、太仆寺旗醫院院長趙瑛等陪同下,路明和三位專家一起參觀太仆寺旗醫院。在神經內科、康復醫學科、放射科等即將開展工作的科室,三位專家認真查看硬件設施、詳細詢問當地患者情況,還未放下行李就進入工作狀態。
在醫院為專家準備的宿舍,路明要求三位專家:“除了看好病,你們要站在太仆寺旗醫院的角度多思考問題,把自己的醫術、技術和理念留下來。”
事實上,這也是多年來北京天壇醫院黨委在對外幫扶、援助工作中始終秉承的原則和態度,無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還是京蒙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中,“天壇標準”的“帶不走的醫療隊”已經成為一張“金名片”:
——在張家口,近4年來,通過一批批醫務工作者的努力,北京天壇醫院支援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建設的“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把“天壇標準”留在當地,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學科的技術留在當地,每年減少2萬人進京就醫,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桿和樣本;
——在內蒙古,2016年建立對口幫扶關系以來,北京天壇醫院累計選派專家70余人次赴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進行義診等幫扶活動,僅義診活動現場累計服務患者近2000人次;同時,通過遠程會診、進修培訓、學術交流、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幫助內蒙古林業總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在新疆、在西藏,在所有需要的地方,都有“天壇人”默默奉獻、辛苦耕耘的身影。
“希望通過我們的醫生辛苦的工作,能夠讓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盡可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造血式’‘組團式’的幫扶、智力扶貧的模式,幫助受援醫院真正提升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造福更多、更廣泛的患者——這也是醫務工作者‘初心’和‘使命’所在。”路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