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信息
天壇神經感染與免疫高峰論壇在我院召開
秋高氣爽,美麗京城,天壇神經感染與免疫高峰論壇(TNNF2018)暨京津神經免疫協作中心學術沙龍于2018年10月27日-28日在北京天壇醫院忠誠樓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京津神經免疫協作中心、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神經感染與免疫科主辦。會議本著活躍學術氣氛、推動領域發展、促進青年醫生培養的宗旨,為神經內科醫生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良好平臺。
在開幕式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神經感染與免疫科主任張星虎教授主持并致歡迎辭。北京醫院許賢豪教授在致辭中提到神經感染與免疫領域近年發展迅速,在神經病學科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舉辦此類論壇有助于推動學科發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胡學強教授致辭說,神經免疫領域病種多、難度大,此次會議對神經內科醫生拓寬科研思路、提高診斷水平非常有意義,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轉化醫學中心主任、京津神經免疫協作中心首席科學家施福東教授介紹了北京天壇醫院與天津總醫院建立京津神經免疫協作中心的背景,以及該中心未來工作的發展遠景。
本次大會設立專題論壇和疑難病例討論兩部分,旨在聚焦神經感染與免疫臨床及研究新進展,分享疑難病例診療經驗,使與會者了解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及疾病診療思路。
第一部分專題論壇由許賢豪教授和胡學強教授主持。首先由施福東教授闡述了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挑戰與對策,介紹了免疫治療的發展前景。北京天壇醫院影像科劉亞歐教授介紹了神經免疫疾病影像流程標準化和新技術,提出影像新技術是神經免疫疾病精確診斷、治療的未來,但需要標準的方式來實現,扎實的基礎知識來解釋,臨床和科學問題是關鍵。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院劉玉麟教授分享了香港多發性硬化的登記研究和疾病修正治療(DMT)的經驗,并進行了詳盡的病例分享。
第二部分專題論壇由施福東教授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吳衛平教授主持。北京天壇醫院影像科孫勝軍教授講解了腦部腫瘤與炎癥的影像學鑒別診斷,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二者的常規影像鑒別點以及影像新技術的應用策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張超教授展示了托珠單抗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初步研究結果。北京天壇醫院周衡教授解讀了《2017年版多發性硬化McDonald診斷標準》,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本次修訂帶來的改變和未來的關注方向。接下來的專題會中,中國生物的楊丹波介紹了免疫球蛋白應用的歷史與臨床應用現狀,并進行了質量控制與差異分析解讀。北京醫院張華教授詳盡回顧了多發性硬化口服疾病修正治療藥物進展。北京天壇醫院精神心理科張寧教授從重癥肌無力患者的睡眠障礙入手,分享了睡眠障礙評價方法以及藥物、非藥物治療的策略。
第三部分專題論壇由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維治教授和北京天壇醫院王伊龍教授主持。張星虎教授通過幾個臨床病例,提出了自身免疫性腦炎與脫髓鞘性疾病重疊帶給我們的思考,對神經元免疫與膠質細胞免疫的重疊機制探索提出了新的假設,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科研線索。王伊龍教授提綱挈領地講解了腦小血管病的概念和分類挑戰,分析了基于TOSAT分型治療現狀,提出新干預靶點與研究進展。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賈文清教授詳盡分析了脊髓病變的鑒別診斷,并分享了他們團隊臨床案例及病理圖片,對脊髓病的診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北京天壇醫院王化冰教授簡要介紹了重癥肌無力的診斷、治療和長期管理,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北京天壇醫院尹琳琳教授講解了炎性脫髓鞘疾病相關膠質細胞抗體檢測方法新進展,特別是分享了他們團隊在神經免疫相關抗體檢測方法建立的經驗及研究結果。田德財教授介紹腦血管病免疫治療的某些啟示,發表了自己對這個領域獨特的見解。
本次會議恰逢“天壇神經感染與免疫疑難病會診中心”成立2周年(2016年10月12日成立),截止到2018年10月27日,共會診83次,會診患者487人次,有分別來自13家醫院的22名神經病學及相關學科專家參加會診。本次會議從天壇神經感染與免疫疑難病會診中心選取4個病例,通過“病例匯報-疾病分析-專家點評”的方式,詳細展示了病例的診斷過程,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持病例討論的專家為北京宣武醫院李存江教授、董會卿教授、解放軍第309醫院魏東寧教授、北京陸軍總醫院尹維民教授。由北京天壇醫院的8位醫生進行病例介紹和分析。叢衡日大夫介紹病例1“反復發作的雙下肢無力”,最后診斷為IgG4相關性硬脊膜炎,王化冰大夫對該病分析和講解。徐望舒大夫匯報病例2“舞蹈樣不自主運動伴認知功能下降”,診斷為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周衡大夫介紹了舞蹈病-棘狀紅細胞增多癥的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和預后。宋田大夫匯報病例3“頭暈伴復視”,診斷為CNS淋巴瘤,劉云大夫詳盡闡述了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臨床特點、影像表現、病理及診治。要雅君大夫介紹病例4“發作性意識不清伴肢體抽搐”,最后診斷為淋巴結小細胞癌合并抗GABAB-R抗體腦炎,馬越濤大夫就自身性免疫腦炎的分類、病理、發病機制進行系統分析。接下來北京協和醫院關鴻志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楊麗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黃德暉教授、北京同仁醫院景筠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高楓教授、北京醫院侯世芳教授、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喬立艷教授、中日友好醫院矯毓娟教授、北京市順義區醫院馮凱教授、海軍總醫院劉建國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孫慶利教授等專家對上述病例進行了精彩點評,并分享了自己診治類似病例的相關經驗。病例討論氣氛熱烈,病例資料翔實,病例分析深入透徹,診療思路詳盡縝密,受到與會者好評。
最后,本次論壇大會執行主席張星虎教授和施福東教授進行閉幕式致辭。張星虎教授總結,此次會議有11位致辭及主持專家,29位講者和點評專家,15場專題報告,4場病例分析。此次會議現場注冊人數240人(其中天津40人),首次開通線上同步直播,線上觀眾達2632人,連續觀看時長超過1小時的有153人,觀看量達5079次,觀看總時長40133分鐘。此次會議圓滿成功,實現了聚焦學術、關注進展、增加了解、促進交流的目的,十分契合新時代、新天壇、新征程的精神。張星虎教授對特邀專家、參會代表、會務組全體成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施福東教授指出,本屆論壇在原有 TNNF 基礎之上,增設京津神經免疫協作中心學術沙龍,邀請兩地專家參與講座,內容涉及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重癥肌無力、腦血管病的免疫發病機制、診斷及免疫治療,同時介紹神經影像新技術、實驗室診斷新方法、新型免疫調節藥物等,內容豐富,對今后的臨床及科研有很大的啟迪。王維治教授對本次會議給予高度評價,會議組織井然有序,內容精彩豐富,現場氣氛熱烈,線上同步直播使更多的京外醫師能分享該學術盛宴。與會者也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意猶未盡,期待明年再會。
上一篇: 天壇骨科成功舉辦脊柱外科操作技術培訓班
下一篇: 我院成功舉辦天壇急診危重癥腸內營養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