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動態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
2014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爆發77周年。7月29日下午,行政黨支部和檢驗病理黨支部的黨員一行40人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大規模入侵我國東北地區,妄圖滅亡中國。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毅然捐棄前嫌,從民族大局出發,全力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開始國共第二次合作,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的七七事變,標志著全面抗戰開始。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中國的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沉重代價和做出了重大貢獻。
此次展覽共分為《民族危急 救亡興起》、《國共合作共赴國難》、《中流砥柱 抗戰燈塔》、《日軍暴行 慘絕人寰》、《浴血疆場 民族壯歌》、《得道多助 國際援助》、《歷史勝利 巨大貢獻》、《以史為鑒 面向未來》8個部分,全面而客觀地再現了中國人民八年的抗日戰爭歷程。館內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處處復原景觀重重地撞入了我們的內心,豐富的史料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斗爭的光輝歷程與艱苦卓絕的抗戰之路。
在這場展覽中,我們首先感受了在那個危難時刻,中華民族一致抵御外敵的那種“團結”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蕩蕩的抗日洪流。從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在正面戰場的奮起抵抗: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保衛武漢……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地道戰……再到臺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華僑認購國債回國參戰,不同黨派和團體捐棄前嫌,共赴國難……“到了這個最危險的時刻”,整個中華民族聚合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堅不摧的力量源泉。
隨著講解員慷慨激昂的解說,左權,楊靖宇,五壯士……一個個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簾。國難當頭,英雄輩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犧牲后,日軍發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打完最后一顆子彈,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正是無數抗日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凝聚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走出展覽館,大家的心中充滿著崇高與悲壯的情懷。在這場戰爭中,由于國家的孱弱,民族承載了太多的苦難,付出了太高的代價。從來不會有人懷疑抗戰史是一部勝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軌跡清晰地勾勒出回歸大國的坐標時,我們才可能最終體驗到“勝利”的完整涵義。
飽受了過多劫掠和滄桑,失去了太多尊嚴與自信,列強用血與火教會了我們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殘忍,什么叫蹂躪,什么叫不平等。歷史充分證明,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浴血奮戰于抗戰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今天,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落后就要挨打!雖然,戰爭已經結束,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我們必須提高警惕,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仍然存在,每年有不少的日本政府內閣員們依舊會參拜安放有當年侵華日軍罪犯的靖國神社,說明這些人還在做戰爭之夢。我們應當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敬業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行政黨支部 楊紅賓)
上一篇: 院離退休黨支部慰問抗日戰爭老戰士
下一篇: 婦產科黨支部赴太仆寺旗醫院開展義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