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窗
【2014年北京市優秀護士】愿做患者的天使
愿做患者的天使
我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當戴上神圣的燕尾帽,實現了人生第一個夢想時,我默默的發誓,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摯熱的愛心去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成為他們最信賴的天使。
承載重托 不負眾望
剛上班的第一年,趕上了非典肆虐京城,我主動請纓加入了北京天壇醫院抗擊非典的戰役中,成為了護理人員中年齡最小的一批戰士。我沒有畏懼和恐慌,脫下圣潔的白衣,換上密不透風的隔離服,臨危受命,承載重托,投入到非典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這次經歷為我的護理人生上了神圣的第一課。
2007年,我參加了“好運北京”賽事的醫療志愿服務工作。
2008年,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奧運志愿者。因為我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都是聾啞人,所以從小就會手語。賽事醫療經理了解到我有這樣的特殊技能,安排我在“鐵人三項”賽事中負責醫療服務工作,在殘奧會賽事中負責VIP觀眾的接待疏導服務工作。由于我的出色表現,給賽事經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了“優秀志愿者”的稱號。
換位思考,優質貼心
在臨床工作中,我會比其他護士更容易理解患者的肢體語言,經常會換位思考,這樣更能體會到患者被疾病困擾的痛苦和患者家屬就醫的難處和不容易,從而盡最大力量去幫助和鼓勵他們。
我所在的帕金森專科病房是北京市優質護理示范病房,自2010年一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為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降低陪住人數,患者的生活護理全部由護士來完成。帕金森患者大多是肢體抖動僵硬,運動遲緩,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我是責任護士,每天除了繁忙的治療工作和健康宣教外,還要密切觀察病情,指導用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做晨晚間護理、洗頭擦浴洗腳、協助大小便、更換衣服等等。這些工作瑣碎平凡,卻也需要熟練的技巧和經驗。
在我負責的姚大爺剛入院的時候,兒女就特別不放心,不相信醫院的護士能把老人照顧好。姚大爺患帕金森病很多年,肢體僵硬,面部表情少,說話含糊不清,每次交流都很困難,同事們經常被弄得一頭霧水。這剛好發揮了我會手語,更容易理解患者肢體語言的優勢。通過幾天的接觸,我們形成了默契。老人一個細微的動作,我就知道他渴了,把水送到嘴邊,想上廁所,幫他穿好鞋子,抱到輪椅上。終于,我見到老人憨厚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一天,我發現老人食欲差,悶悶不樂。我問他是不是哪不舒服?大爺又是連比帶劃,說著根本聽不清楚的語言。我猜想他這幾天沒排大便,一定是便秘鬧的。緩瀉藥也吃了,灌腸藥也用了,還是沒有效果。我告訴他:“習慣性便秘是帕金森病晚期常見的并發癥,一定是因為一塊干硬的糞便堵住了肛門,您又使不上勁兒,所以排不出來,用了藥效果也不理想。來,我幫您看看。”我戴上手套,讓老人側過身子,幫老人把大便一塊一塊的扣了出來。頓時,一股股的惡臭氣味彌漫了整個病房。老人舒服了,激動地雙手合十沖我作揖。這時,姚大爺的女兒看到這一幕,她不可置信地說:“小柳護士,你太好了,我們當兒女的都做不到這樣啊!這么好的護士,這么好的醫院,我們把病人交給你們,怎么能不放心啊!”…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在患者的口中不斷變換著身份,“丫頭,閨女,姐姐,老妹兒”。我就是這樣一次次的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真誠貼心的護理服務,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理解與信任。
業務扎實 經驗豐富
在臨床工作的十二年間,我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提高理論知識和各項臨床操作技能,歸納總結,掌握要領。我負責的帕金森患者典型的癥狀是肢體靜止性震顫,緊張的時候加重,睡眠的時候減輕,這給我們的靜脈穿刺帶來了不便。很多實習護士在輸液時都無從下手,剛扎上止血帶,患者的手臂抖得更厲害了,需要二人協作才能完成。我在工作中練就了在患者手臂不自主抖動的情況下,能夠一針見血的輸液本領。病房里輸液時間長,血管條件差的患者都要求讓小柳護士為他們輸液打針,又穩又準,心里踏實。
神經內科的病人病情變化快,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我經常能夠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時觀察出病情變化并做出準確的判斷,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一次,我發現患腦出血的姑娘小穎不像往常那樣愛說愛笑,總是昏昏欲睡。她的媽媽說:“因為昨天同學們來看她,太興奮了,晚上沒有睡好,所以白天總是睡不醒,應該沒事的。”憑借我的經驗覺得小穎意識不太好,她媽這樣一說,就更不放心了。我拿來手電筒觀察她的瞳孔,發現瞳孔不等大,患者發生了腦疝,立即報告醫生,給予對癥處理。可小穎的血壓總是高,心率快,呼吸急促,我發現從醫生給予患者脫水利尿藥物開始到現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小穎一直沒有排尿,一定是尿潴留引起了血壓心率的異常。當我為小穎進行了導尿后,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病情得到了及時的控制。我們的醫生拍著我的肩膀說:“和一個有經驗的老護士配班,比和幾個剛畢業的研究生值班都踏實。”
崇高職業 家人支持
病房的工作是緊張而忙碌的,拖班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快下班的時候,一位患者突然病情變化,大家全力進行搶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當我拿出手機看到有十幾條父親發來的未讀信息,“你兒子在幼兒園回家路上摔倒了,牙齦出血不止,怎么辦?”“看到信息速回復!”“你什么時候回來?兒子一直在哭。”“還是流血不止,需不需要去醫院看看?快回復信息。”看到這些,我都呆住了,無法與父親電話交流,發信息又說不明白。當我趕回家,看到兩歲多的兒子還在捂著嘴不停的抽泣著,小小的臉上滿是委屈和淚水,我哽咽了,緊緊地緊緊地抱著他,什么也說不出來了。
我很少和父母說關于工作上的事情,怕他們會為我擔心。有一次,我的父親因病住在我們病房,看到我和同事們整日繁忙辛苦的工作,他把我叫到身邊,認真地用手語對我說:“女兒,我和你媽都是殘疾人,生下你這樣一個健康的孩子,覺得特別珍貴。你從小受的苦就比別的孩子多,現在當護士,沒想到又苦又累,太委屈你了,我們心疼啊!”我告訴父親,我熱愛這份工作,也適合從事這份工作,我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幫助更多的人,像陽光一樣讓他們感到溫暖和喜悅。從那次以后,父母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讓我全心工作,沒有后顧之憂。
開拓創新 學以致用
我認為護士不只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我在做好臨床護理的同時,積極進行護理科研和相關產品發明,在核心期刊參與發表了《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大力開展品管圈活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帕金森患者實施床旁康復操指導訓練的效果分析》等六篇論文。臨床護士在配液過程中經常被玻璃安珀劃傷手指。我利用彈力繃帶和砂輪,制作了“安全配液指套”,既避免了護士劃傷又提高了配液效率,在我病房試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過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我針對帕金森患者提出了幼托式護理理念。患者病程長,逐漸進展,癥狀及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給家屬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很多帕金森患者都會有自卑,焦慮抑郁情緒。我嘗試通過護理干預對帕金森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每日利用院內配備的移動查房車定時播放勵志詩歌和悠揚樂曲,帶領患者做康復訓練,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延緩病情進展。經常與家屬溝通,教會家屬家庭護理技巧和病情觀察記錄方法。我還帶領同事們利用業余時間制作了適合于患者和家屬觀看的,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宣教課件以及訪談節目,實施了對患者進行多種形式宣教的新嘗試。在查閱帕金森運動醫學的相關書籍和文獻后,我請教了專家,創編了一套《帕金森患者康復訓練韻律操》,以便讓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知識,進行科學有效地康復訓練。我病房的患者從以前的默默忍受疾病困擾,全部希望寄托在醫生給予的治療用藥,到現在自娛自樂,自強自信,積極樂觀的生活。病友間互幫互助,溝通治療心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了家屬的心里負擔。我所做的這些得到了醫生和護士長的肯定,患者及家屬的認可,成功的打造了帕金森護理品牌。
2003年度我獲得了“英雄護士健康天使”和“優秀團員”榮譽稱號,2012年度獲得了北京天壇醫院“先進個人”“ 星級護士”榮譽稱號。2013年度獲得了北京天壇醫院“先進工作者”和醫管局頒發的“最美護士”榮譽稱號。同年,我代表醫院參加了北京市衛生局“我的夢中國夢”宣講比賽,獲得團體第四名的好成績。由于我的表現優異,事跡突出,去年醫院以我的故事為素材,拍攝了名為《天使柳欣》的短片參加衛生局“杏林杯”錄像匯演,獲得了第二名。
這就是我,一名最最平凡樸素的臨床護士。我沒有豐功偉績,但我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幫助每一位患者,讓他們感受到高效優質貼心的護理服務,成為他們最信賴的天使!(神內 柳欣)
上一篇: 【社區義診】延伸服務 健康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