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動態(tài)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舉辦“發(fā)展神經外科事業(yè)、弘揚王忠誠精神”征文活動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舉辦“發(fā)展神經外科事業(yè)、弘揚王忠誠精神”征文活動
塵海蒼茫沉百感,化作思念筆尖留。敬愛的王忠誠院士離開了我們,但王院士為神經外科事業(yè)獻身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神經外科研究所黨支部、所分會共同組織了“發(fā)展神經外科事業(yè)、弘揚王忠誠精神”的征文活動。
此次征文活動職工們積極參與,所內掀起了學習王院士的熱潮,共收到征文90余篇,其中展出了優(yōu)秀作品30余篇。老職工們通過回憶與王忠誠院士在一起工作的點點滴滴,抒發(fā)了對王院士的真摯情感和緬懷之情。年輕職工通過閱覽相關資料、觀看電影《王忠誠》等多種形式學習王院士先進事跡,寫出了以王院士為楷模的積極向上的動人詩篇。
張亞卓副所長強調指出,全體職工應當學習王忠誠院士開拓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的實踐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及病人第一的敬業(yè)精神,把這些光榮的傳統(tǒng)、優(yōu)良的品格傳承下來,把發(fā)展神經外科事業(yè)這面大旗接過來,讓中國神經外科事業(yè)不斷邁向新的更高峰,讓中國的神經外科在世界神經外科狀元榜上不斷刻上“中國”這兩個字,獲得更多的金牌。
研究所黨支部書記邵軍說道:王院士是我心目中最敬仰的一位老人,是神經外科的一代宗師,他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一生致力于發(fā)展神經外科事業(yè)。我們今后要做的事就是把老所長的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翟晶寫道,每逢中秋倍思親,遙望星空淚濕襟,音容笑貌常浮現,忠誠精神永在心。王院士就像我們的大家長,他對每個職工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神經介入研究室的姜除寒博士賦詩一首,表達了對王院士仙逝的悲痛之情。
望海潮•王忠誠院士仙逝
誤開魔盒,瘟流疫泛,上清急派天醫(yī)。神杖蛇蟠,仙山寶鏡,凡塵一掃慌迷。游利刃毫厘,縱曹瞞頭疾,何懼何疑?秀木高標,終成千古杏林旗。
黃花正沐斜暉,有天虬赤甲,御使緋衣。邀月照空,凌風駕鶴,飄然話語云霓:“暫別莫悲凄,但面君報績,述后仍歸”。銀漢浮槎八月,眾目望回期。
王忠誠院士走了,他用一生寫就的仁心仁術將感動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神經外科醫(yī)生。讓我們攜起手來,沿著王院士指引的道路,共同開創(chuàng)神經外科更加輝煌的明天!研究所(鄭淑榮)
上一篇: 弘揚王忠誠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下一篇: 我院獲得《生命的故事》征文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