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天壇科普】過敏自救攻略
春暖花開,本是踏青賞景的好時節,但對許多人來說,頻繁的噴嚏、流涕、咳嗽卻讓這個季節變得煎熬,這些癥狀可能正是“花粉癥”在作祟。春日繁花迷人眼,這份過敏自救攻略請收好。
什么是花粉癥?
花粉癥是人體對特定植物花粉過敏引發的免疫反應性疾病。春季樹木(如楊樹、柳樹、柏樹等)和部分草類植物的花粉隨風傳播,被過敏體質者吸入后,引發鼻黏膜、眼結膜甚至下呼吸道的非特異性炎癥反應。癥狀具有明顯的時間性和地區性,并且易受某些氣象因素的影響。
致敏花粉“元兇”
花粉過敏的“元兇”往往不是顏色鮮艷的觀賞花,而是那些看起來不像會開花的樹木、雜草類植物。
花粉癥≠感冒!4個特征教你區分
許多患者誤將過敏當感冒,延誤治療。注意以下區別:
- 鼻涕清稀如水:過敏性鼻炎鼻涕透明、稀薄。
- 突發性噴嚏連串:常連續打噴嚏5-10個,清晨或外出后加重。
- 眼鼻奇癢難忍:眼睛紅腫、流淚,鼻腔內瘙癢明顯。
- 無全身癥狀:通常不發燒,無肌肉酸痛,但可能伴咳嗽、咽癢(花粉刺激氣道)。
高危人群:這些因素可能讓你更易中招
- 遺傳因素:父母一方過敏,子女患病風險增加。
- 環境暴露:長期生活在花粉濃度高的地區(如植被茂盛的郊區)。
-免疫力失衡:熬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會加重過敏反應。
-合并其他過敏:如對塵螨、霉菌過敏者更易出現交叉反應。
防大于治:5招減少花粉接觸
1. 關注花粉指數:每日查看天氣預報中的“花粉濃度”,高于50粒/1000mm2時減少外出。
2. 外出防護:佩戴N95口罩、密封式護目鏡(普通眼鏡防護效果有限)。
3. 回家后清潔: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換洗衣物,沐浴,避免在室外晾曬衣物。
4. 室內防護:關閉門窗,使用空氣凈化器(HEPA濾芯)。
5. 錯峰出行:晴天10:00-17:00減少外出,雨后2小時花粉濃度最低。
科學治療:階梯化治療方案
1. 一線藥物:
- 口服抗組胺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 鼻用激素噴霧:布地奈德鼻噴劑、糠酸莫米松等(需連續使用1-2周起效)。
2. 聯合用藥:
- 眼癢嚴重:加用奧洛他定滴眼液等。
- 咳嗽、喘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孟魯司特)。
3. 免疫治療:
若每年癥狀持續時間超過2個月或伴發哮喘,可針對明確過敏原進行特異性免疫治療(需在變態反應科專科進行)。
特別提醒:警惕“過敏進行曲”
部分花粉癥患者可能從鼻炎逐漸發展為過敏性咳嗽、哮喘:平均 5-10 年,甚至出現食物交叉過敏(如對蘋果、桃子等水果過敏)。早診斷、規范治療可有效阻斷這一進程。花粉癥雖不致命,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通過科學防護和規范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平穩度過過敏季。轉發給身邊被過敏困擾的朋友,這個春天,讓我們自由呼吸!
下一篇: 【天壇科普】春分時節,喝對茶飲更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