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動態
多學科協作成功救治一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合并急性心梗的腎功能衰竭患者
近日,急診科監護團隊、消化內科、腎內科、心內科及輸血科密切合作,成功救治一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合并急性心梗的腎功能衰竭患者。
患者男性,62歲,既往尿毒癥,血液透析9年。2022年2月16 日突發黑便暈厥來診,送至急診搶救室,診斷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血紅蛋白只有4.9g/L,立即給予補液、輸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標準治療。后續檢查發現患者血清肌鈣蛋白升高,結合心電圖診斷急性心梗。患者同時出現心肌缺血和消化道出血,臨床處理非常棘手。且血清肌鈣蛋白、BNP以及心臟超聲都提示患者心臟功能非常差。患者當日即收入急診監護室(EICU),消化內科、心內科、腎內科會診后認為目前病情危重、不宜行急診內鏡、急診PCI,暫予藥物保守治療,暫停血液透析,行床旁血液凈化治療。急診科主任醫師楊鐵城、護士長李楠與EICU的醫護團隊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了詳盡的醫療方案:抑酸、維護心功能穩定、營養支持、控制感染,優化枸櫞酸抗凝血液凈化的過程管理等等。期間,輸血科在血源緊張的情況下給予了臨床最大程度的支持。患者消化道出血漸停止,血色素回升。2月21 日恢復流食。正當大家準備松一口氣時,2月23 日夜間患者再次排大量暗紅色血便,Hb降至4.7g/L生命垂危,給予積極輸血維持血壓同時請消化內科會診,此時患者急性心梗第8天,嚴重貧血心血管情況不穩定,胃鏡檢查治療蘊含著巨大的風險。消化內科姚士偉、郭漢斌兩位醫生充分評估了內鏡檢查的風險和獲益,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行急診床旁胃鏡檢查。術中發現十二指腸球后乳頭狀隆起伴出血,行十二指腸鏡排除出血病灶位于十二指腸乳頭,決定內鏡下止血,金屬夾三枚夾閉出血灶局部,活動性出血停止,檢查和手術一共歷時1.5小時。期間急診監護團隊密切觀察患者的氣道、循環及心電情況。術后繼續給予上消化道出血的標準藥物治療,間斷床旁血液凈化。患者出血停止,血色素穩定,逐漸開始進食。3月1日開始恢復透析治療,目前病情穩定,已轉入普通病房進一步康復。
此例患者的診治過程積極、快速、果斷,體現了我院多學科協作的優勢,在全院多科室的密切合作下,急診科將為每一個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以病人為中心,更好的為病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