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錨定醫學“未來” 打造學術產業“橋梁”— 腦血管病藥械研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成立
由北京市科委和中關村管委會認定的腦血管病藥械研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1日正式掛牌啟動。這個實驗室依托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建設,并聯合國內腦科學領域頂尖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面向腦血管病領域藥物研發前沿科技,和可穿戴醫療、智慧醫療和垂直大模型為基礎的“未來醫療”開展技術攻關,打造學術和產業之間的橋梁。據悉,這也是腦血管病藥械研發領域北京的第一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說、腦血管病是我國疾病致死的第一大病因,疾病負擔持續升高,但目前針對這種疾病仍缺乏有效的干預措施,治療方法和效果有限,且我國腦血管病治療領域的高端醫療器械雖已部分國產化,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和制造檢測設備等仍主要依賴進口。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機構發起建設這個實驗室,以解決腦血管病臨床和科研領域的重大問題。
“這將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實驗室。”王擁軍說,這個實驗室,由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組成學術核心,發揮兩家機構數據資源,以及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的經驗和優勢,同時,實驗室還吸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拜西歐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國內藥械研發企業作為共建單位,推動跨學科協同,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臨床、科研、教育、交流和轉化的研究體系,打造腦血管病領域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
“例如我們應用數據驅動的藥物研發新范式,可以尋找到腦血管病相關的更多的新靶點,幫助企業找到新藥研發的方向;充分利用研究型病房資源、人工智能技術等,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新藥的數字病人模擬臨床試驗、超早期臨床試驗等,縮短新藥上市周期。”王擁軍介紹,實驗室更將會以需求導向,推動國產智慧醫療、可穿戴醫療、居家醫療器械,以及以垂直大模型為核心和基礎的“未來醫療”產業落地。
成立儀式上,北京天壇醫院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簽署知識產權戰略合作協議。今后,在醫藥創新過程中,專業機構將從源頭上為醫院和實驗室的核心技術做好知識產權的策略分析、導航和提前布局,構建腦血管病領域新藥創制、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以及突破“卡脖子”技術研發的法律保護傘。
實驗室名譽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分別分享了腦機接口的最新研究動向,以及患者驅動的醫學創新等研究成果。
在隨后的腦血管病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上,實驗室公布了國產溶栓藥瑞替普酶與進口藥物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療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RAISE”研究結果;參會專家分別圍繞“腦血管病醫工交叉與器械研發”“腦血管病新靶點發現與臨床轉化”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副主任邱絳雯,北京醫藥健康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劉慧、市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依托單位、共建單位負責人等參加成立儀式。
上一篇: 藥學部聯合安全穩定處開展消防安全專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