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團工作
“鞏固安全生產、精煉團隊技能”—國際部分會聯合安全穩定處開展消防急救演練
為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意識,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防災減災應急響應能力,7月31日中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際醫療部分會聯合安全穩定處開展消防應急演練培訓和急救技能大練兵,通過此次演練,旨在提高國際部醫療醫務人員在面對緊急情況時的反應能力和專業技能,確保在任何突發狀況下保障患者和職工的安全。
本次消防急救演練活動包含三個主題:應急逃生轉運演練、急救技能大練兵以及消防應急能力崗位知識問答。
主題一:應急逃生轉運演練
“報告中控室,我是綜合醫療5病區護士,綜合醫學樓10層5病區9病房10床插座冒煙,現場患者較多,有兩名患者無法自己行動,請立即支援。”護士同時按下附近的手動報警按鈕,隨后2名護士打開就近消火栓門,取出干粉滅火器開展初期滅火。見火勢蔓延未達到撲救效果,3名護士和1名醫生將病房內的2張病床推至病房樓道東側安全門,并將患者沿樓梯從10層轉移至1層樓前廣場。9層、8層、7層、6層病區的醫護人員相繼組織患者疏散撤離,大家佩戴簡易逃生面罩,以護士站為中心,分別經安全門走樓梯轉移至1層樓前廣場集合,各病區醫護人員在樓前廣場清點疏散人員并對不適患者實施急救……與此同時,安全穩定處唐臣組織指揮消防中控室、微型消防站、消防維保單位等應急處突力量進行滅火救援,各處置小組按照“初期火災撲救—消防控制室接警處置—1分鐘就近保安到場滅火—被困人員疏散—3分鐘微型消防站到場滅火—值班員上報火情—5分鐘應急分隊到場警戒—火場搜救等演練流程開展滅火戰斗、患者疏散等工作。整個演練過程流暢有序,層次分明。
本次演練中各病房均模擬了自理患者及失能患者的轉運,增強了醫護人員對失能患者轉運技巧及根據患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的能力,同時強調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時,保障自身安全。在演練過程中,接到火災報警通知,完全穩定處消防隊立即響應,隊伍迅速集結至火災現場,模擬火災急救,各病房醫護人員和消防隊員緊密配合,在應急流程啟動十分鐘內,完成全部患者轉運,于安全場地完成集合,展現了消防應急處突隊伍的響應速度與安全保障能力。
演練集結完畢,國際部副主任李秋菊及安穩處唐臣對本次應急演練進行專業點評和總結。李秋菊對大家演練的表現給與充分肯定,并表示:安全無小事,大家要時刻繃緊安全責任這根弦,希望通過此次演練提升團隊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識,確保醫療安全;安全穩定處唐臣指出演練中的優勢和不足,希望醫護人員深刻吸取北京長峰醫院“4.18”火災事故教訓,加強病區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經常性開展消防應急演練,熟悉掌握初期火災應急處置流程,提高初期火災處置能力和組織被困人員疏散轉移的能力,在突發事件中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并表示安全穩定處將持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與臨床一線人員共同為患者的安全保駕護航。
主題二:轉運急救技能大練兵
為提升醫護團隊轉運急救技能水平,應急逃生演練集結完畢,隨即啟動了轉運途中患者的急救演練,舉行醫護協同心肺復蘇技能評比。國際部科護士長李虹宣布口令:“患者發生病情變化”,來自國際部五個病區的五支隊伍同時開啟搶救,每支隊伍選派一名醫生、兩名護士對患者進行急救,展示了高效的醫療急救技術以及優異的團隊協作能力,最終國際部綜合醫療三病區的醫護團隊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主題三:應急能力崗位練兵知識答卷
在第三項技能練兵中,國際醫療部分會組織全體職工開展消防應急能力崗位練兵知識問答活動,再次鞏固了演練成果。
此次聯合演練不僅是對科室應急預案的實戰檢驗,更是對醫療護理團隊專業能力的集中展示和提升。國際醫療部將繼續積極推進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與各部門加強協作,共筑醫療安全的堅固堡壘,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