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普外科減重與代謝外科專業通過北京市質控中心2023年度醫療質量評估
北京市減重與代謝外科質量控制和改進現場評估工作會7日下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舉行,會議對北京天壇醫院普外科減重與代謝外科專業進行醫療質量評估。
評估專家組由北京友誼醫院張鵬、田沛榮,北京醫院宋京海,北京積水潭醫院畢敬濤等專家組成。在組長張鵬的帶領下,專家組來到普通外科病房,從科室硬件設施、診療流程、人員配置、SOP文件、手術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專家組訪視病房環境,訪談部分醫護人員,查閱科室SOP文件、部分病例和手術錄像,了解手術室相關設備和器械配備等情況。隨后,專家組與臨床心理科主任王春雪,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鄒軍及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梁丹等MDT團隊人員進行了交流,了解MDT團隊在減重代謝手術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和合作開展情況并對這種模式表示肯定。專家組指出,神經心理方面的術前評估干預在國內開展較少,亟需建立完善的系統化的流程。
在集中匯報環節,專業負責人閆文貌向專家組匯報了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近十年減重工作的開展情況。據介紹,醫院自2009年開始開展此類手術,逐步總結出了屬于自己的操作特點、形成技術優勢,減重團隊人員構成全面,并形成逐步優化的、系統化的圍術期管理和評價體系,年完成手術100例左右,累計完成減重代謝手術700余例,培養研究生10余名,發表論文50余篇,參與課題6項,編書3部。
張鵬指出,肥胖及代謝疾病人群逐漸龐大,減重代謝手術的開展也隨之增加,由于缺乏規范化診療,國內這一領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為逐步規范化減重代謝手術的管理和操作,近年來北京市開展了減重及代謝外科的質控工作。
隨后,張鵬、畢敬濤、宋京海、田沛榮等專家分別進行點評。專家們認為,北京天壇醫院減重團隊減重團隊在病人管理和手術方面已形成成熟的體系,醫院和科室對專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特別是多學科合作的模式,更拓展了減重專業發展的空間。專家建議,隨著手術量的增加,要加強個案管理和數據庫的建設,并可以借助臨床神經學科的優勢,拓展視野,建設有特色的減重代謝外科,通過MDT門診等方式開展綜合性服務,開展單孔手術等先進手術方式,提升專業水平。
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伊龍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減重代謝手術越來越體現出重要的作用,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在這一領域已經打下良好基礎,下一步將結合醫院神經專科特色,依托大數據進行信息推廣,擴大患者來源和科研深度,建立醫教研聯合的專業。